编者按:
他们都叫“建国”。
他们出生的时间横跨40年代到90年代。
他们有着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求学、工作经历。
他们的生活中有着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亮色。
……
他们经历迥异,却有着一个相同的特征——
名字赋予他们的历时使命。
每一个“建国”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番过往,一段家、国、命运相互交缠映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了,在举国欢腾的此刻,我的思绪又飞回了那久远的年代。我的名字与祖国紧密相连,诠释了两代人的奋斗史。
1947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向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一时间山东半岛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还乡团举起屠刀极其凶残地向广大翻身农民扑来。当时父亲在南海地委工作,因以前长期在莱西南县担任领导工作,对当地的情况熟悉,主动回到莱西南县带领地方武装坚持敌后斗争,保卫广大翻身群众。时任区委委员的母亲因怀着即将出生的我,不能坚持敌后,组织上决定让母亲转移到安全地区。父母分手前,都再次将生死置之度外,作了最坏的打算,父亲作了重则牺牲、轻则挂彩的准备,母亲也作了可能回不来了地准备。他们提前给我起了个名字:建国。一层意思是他们誓为建立新中国而流尽最后一滴血;另一层意思是期盼着我将来能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终生。
11月我出生在海阳县的一个记不得名字的小山村里,当地的党组织接待、照顾了我们母子俩,没有党组织和群众地照顾,就没有我们母子俩的平安。我军12月中旬就粉碎了敌人地进攻,取得了彻底地胜利。母亲抱着我回到了莱西南县,与分别已久的父亲团圆了,谁也没想到胜利会来得这么快。父亲经历了枪林弹雨,却毫发无损;母亲怀着我离开故土和亲人,经过了千难万险,也安然无恙,一家三口都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能平平安安地团聚,这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中确实是一个奇迹。
后来母亲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哺育我,将我安置在老乡家里寄养,是人民的乳汁哺育了我,给了我成长的营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49年6月2日,父亲随解放青岛的大部队进驻青岛,任李村分区委书记、军政委员会书记。〔注1〕母亲带着我于6月7日随留守队乘车进驻青岛。父母从此开始投入到了接管青岛、建设青岛的行列中,我也有幸成为一名年龄较小的青岛市民。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教育我,使我懂得:我是共产党的人,是党给了我一切,长大后要把一切献给党。初中较早入团后,1965年夏,还是学生的我,未满18岁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几十年来,我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尽上了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战争年代我们没有自己的飞机,日本鬼子的飞机在中国的天空上横行霸道。解放战争中,蒋匪帮的飞机又对我解放区肆意狂轰滥炸,为所欲为,如入无人之境,气焰相当嚣张。父亲与母亲分手时,也对我的培养问题做了安排:如果父亲牺牲了,请母亲将我培养成人,将来搞飞机制造,造我们自己的飞机,下一代不能再忍受没有自己飞机的窝囊气了……。母亲怀着既将出生的我,和转移的群众艰难的步行在山间、田野中的小路上,敌机在天上盘旋、轰炸、扫射,还没见到这个世界的我,就受到了敌机的追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中学毕业后,父母见招生学校中有“XX航空工业学校”,便给我讲了战争年代的上述故事,动员我报考“XX航空工业学校”,去圆父辈的航空工业梦,为祖国的航空工业做贡献。我愉快的同意了父母的意见,考上了“XX航空工业学校”,从此与航空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毕业后,参加到航空工业的建设大军中,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工作中去。我曾参加过直升机、轰炸机、水上飞机等不同型号机型的试制和生产。曾搞过机械加工工艺、工艺装备设计、计量、三坐标测量机设计、主管工艺等工作。当我见到祖国的蓝天上飞行的机型,是我参与制造的机型时,心情格外激动;当我听到含有我一份心血的水上飞机,飞上蓝天试飞成功的通报时,曾流下了兴奋、激动的泪水;现在的每一架水上飞机上都含有我的一份心血。几十年地耕耘和拼搏,我为祖国的航空工业尽了一份微薄的力量,献上了满腔的热情和才智。
虽然我国的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已经有了自己强大航空工业,已经有了新一代战机。子弟兵们驾驶着我们自己生产的战机,日夜守卫着祖国的领空,外国鬼子的飞机在中国领空上横行霸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老一辈要用我们自己造的飞机保卫祖国的愿望,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实现了。随着时代地发展,经过几代人地拼搏,我们必将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生产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用来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几十年来,我曾出席过两万人工厂的先进大会,在大会上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出席过哈尔滨市理论队伍代表大会;在五七干校劳动时两次跳进河里救人;路过火场主动参与救过火;在工作中树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作为座右铭,工作、学习处处都干在前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将永远激励我追求一种高尚的境界。我实现了50多年前的誓言:为航空工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技术上我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注2〕取得过多项专利,〔注3〕获得过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注4〕航空工业部二等奖,江苏航空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文学上在报纸、〔注5〕电台也发表过多篇散文,讴歌、怀念为革命做出贡献的前辈;几十年来,用日记和诗词记录下自己的奋斗路程,写下了五百余首诗词;人品上我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虽然没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我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对自己的前半生无怨无悔。兑现了老一辈给我起“建国”这个名字的初心和愿望。
七十年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地变化;参与了祖国地现代化建设,为建设祖国尽上了一份应有地贡献,感到无比荣光。
因为有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祖国,今天已经无比得强大,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明天必将更加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将越来越好。
〔注1〕——中共崂山县组织史第6页,第45页,第52页。中共青岛市组织史第180页。青岛现近代史第304页。
〔注2〕——《计量技术》1990年第3期; 1991年第1期;1991年第3期;《机械工人》1990年第12期;《机械工艺师》1998年第11期等。
〔注3〕——因特网上输入我的名字就可以查到。
〔注4〕——《青岛日报》1997年2月27日,第8版。
〔注5〕—— 2000年4月21日;2000年12月1日;2001年7月1日;2001年8月5日《青岛晚报》。2009年9月1日《青岛早报》。2009年11月5日《青岛早报》。 2005年7月22日《老年生活报》。 2015年8月5日; 2016年8月17日《老年生活报》等
供稿:邹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