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19日讯(记者 闫玥 通讯员 王德顺)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708号),青岛市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等6个区市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区市,实现农村区市的全覆盖,试点单位数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最多,名列前茅。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做好相关工作,着力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青岛市市、区(市)两级政府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具体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共建立医共体15个,其中紧密型医共体9个、松散型医共体6个,建立了良好的组织管理模式,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明确一个目标,即通过医共体提高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
全面落实“123456”建设思路,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每个区市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现两个支撑,即信息化支撑和人才支撑
六个区市在医共体内信息化支撑工作上都在稳步推进,部分医共体内实现了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疗康复、人才资源共建共享,为医共体内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提供信息化保障和支撑。
在六个区市分别建设了基层人才队伍,针对基层卫生人才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措施,在基层人才招聘、培养、职称、岗位、薪酬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同时,我们还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业务骨干,到薄弱乡镇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基层打造一支非常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专家下沉已经常态化,2018年至今六区市下沉专家达近6000人次,服务基层百姓达100余万人次。
突出三个重点,以区、镇、村为重点,提升医共体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实现区级强、镇级活、村级稳
全力提升牵头医院综合诊疗能力,让牵头医院越来越强。各医共体牵头医院与国家、省、市级三甲医院合作办医进一步深化,积极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推进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落实国家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标准,强化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在诊疗能力、管理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重点培育。
统筹规划基层医院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能力,使镇级医院活起来。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单位专家优势,对成员单位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现场及网络等不同形式的专题讲座。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机制,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干部职工积极性。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保证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和公共卫生项目的顺利开展。从乡镇卫生院选派业务骨干下沉到中心卫生室开展技术帮扶,加大对中心村卫生室的建设,鼓励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进入村卫生室工作。
实现四个政策突破,提高群众获得感,促进医共体健康发展
对基层药品目录的突破。调整基层药品配备使用政策,扩大基层用药目录范围,将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可遴选的药品范围,全部下沉基层。目前西海岸新区、即墨区的医共体实现了内部对基层基本药品目录的突破,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可遴选的药品范围已全部下沉基层,医共体牵头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统一药品采购目录。
对医保支付方式政策的突破。加强“三医”联动,完善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2018年在区(市)医共体、城医联体开展试点,2019年逐步推开。目前部分医共体内部医保费用已出现超额部分的减少及总费用的结余,确保了医共体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转诊政策的突破。取消了在医共体制内转诊的起付线连续计算,医共体内对符合规定向上转诊的住院参保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向下转诊的住院参保患者不再另设基层住院起付线,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服务范围的突破。将三级医院技术延伸至县级医院,县级医院普遍开展腔镜、介入等微创手术。医共体牵头医院将部分二级手术等检查治疗项目,下沉至乡镇卫生院。
着力打造五个中心,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
积极打造医共体内健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在县域内建立统一的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目前三区三市已打造中心11个,其中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在县域内都已完成5个中心的打造。
实现六个统一,着力推进医共体内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耗材目录及配送的“六统一”,真正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
医共体内人员实行岗位管理,统一岗位设置,加强聘用管理。医共体内财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成员单位财务单独设账。建立医共体内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分别建账、共同使用制度。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收入结构,提高服务能力降低运营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统一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执行标准。制定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指南,明确医共体内县、乡两级疾病诊疗目录,建立完善医共体内部、医共体之间和县域向外转诊管理办法。医共体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目前各区市着力推进医共体内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耗材目录及配送的“六统一”,其中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已实现“六统一”管理。
2018年至2019年5月青岛市各区市医共体专家下沉基层医务人员6000人次,服务基层百姓达100余万人次。双向转诊11000余人次,其中上转10146人次、下转1594人次,上级牵头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次增长率达16.8%。区域就诊率达90%左右、基层就诊率50%左右,较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
青岛各区市医共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其中西海岸新区及即墨区医共体已达到相应标准。各区市工作亦有亮点,其中西海岸新区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其人民医院“医共体”现有乡村医生340名,比改革前增加9名,专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72名,比改革前增加15名,基层医院专业技术人员1006名,比改革前增加77名,医护比、床护比更趋合理。胶州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进入“云时代”,投资5000万元,推进全市医疗机构信息化升级,完成567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3处民营医院系统切换,实现居民健康全过程数字化记录、系统化管理。实现了区域内医疗健康信息的互通共享,破除信息孤岛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