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本站公告 > 正文

13岁少年二度从军 耄耋老人讲述25载军旅往事

2019-08-01 14:11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原创】

(文图/潘旭 视频/王宇琦)

南昌起义的枪声已经传过了92年的岁月,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值此建军节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了宁夏路街道退伍老兵杨玉增家中,倾听一位饱经战火洗礼的共产党人讲述信仰与精神的力量。

为革命少年二度从军

1933年,杨玉增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农村家庭。年幼的杨玉增目睹共产党军队英勇抗战,并最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共产主义信仰的种子在他年轻的心里生根发芽。“1945年,那时我只有13岁,还在学校念书。我的家乡是解放区,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对八路军非常的崇敬,我们村也有不少人投身军队、保家卫国,也正是他们这些前辈,引领我走上了这条道路。”杨玉增说,看到来学校演讲的八路军战士们,自己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灰军装、驳壳枪”,是那个年代最吸睛的“时装”。

年少的杨玉增向家人倾诉了自己渴慕参军的想法,但却没能得到母亲的支持。“天下哪有不疼孩子的妈呢,母亲舍不得我走,最后还是我的父亲出面一锤定音,‘我们家有四个孩子,走了一个还有仨,年轻人保家卫国是大义,我们应当支持’。就这样,家人送我到县大队,成了一名13岁的小护理员。”1945年,日寇早已成强弩之末,杨玉增参军三个月后日军便兵败投降,八路军队伍也迎来了减员,一纸复员证、200斤小米送杨玉增离开了心爱的部队。

时间转眼到了1947年,国共全面内战愈演愈烈,杨玉增的父亲再度送子参军,在村里成了一段佳话。“当时我骑着毛驴,在村子里绕了一圈,才匆匆赶往部队,整个村子都轰动了,俨然成了‘明星’。”二度参军的杨玉增还是做起自己的“老本行”,在华北军区二纵队5旅14团担任卫生员,先后参加了包围北平、攻打卧虎山、进攻大同等战斗。

阅兵如战场,轻伤不离队

194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历时3年多的解放战争宣告结束,活着,对杨玉增来说就是最大的幸运。“我身边无数的战友都牺牲在战斗的路上,甚至有很多人倒在了黎明前的战场上,能活下来我已经很知足了,没有想到竟然还能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

1949年6月,杨玉增的部队奉命进驻天津塘沽,更改番号成了中央军委直属兵团,接受了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任务。大战后的城市千疮百孔,连一块平整的训练场地也找不出来,在距离10月1日开国典礼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部队每天至少要训练8个小时。杨玉增告诉记者,夏日的京津地区酷热难当,每天训练不久就汗流浃背,不少战士晒得头晕脑胀,脚也都磨肿了,炊事班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绿豆汤,成了战士们消暑的宝贝。

在训练期间,杨玉增两次感冒,39度的高烧让这个17岁的小兵差一点就与天安门“擦身而过”。“当时领导体谅我年纪小,又生了病,执意想把我换下来,在我一再坚持下才作罢,现在的训练虽苦,但比起行军打仗却要幸福的多,我要带着那些牺牲战友们的遗志,走过天安门广场,亲历新中国成立的盛典。”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所有中国人的眼前。杨玉增和他的战友们一宿没有睡好觉,天不亮就早早地起床,集合赶往长安街,那天的长安街格外干净,参加检阅的队伍、社会各界人士都等在等待那个神圣时刻的到来。下午3时整,天安门广场上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参阅队伍按海陆空的顺序依次接受检阅。“我们是陆军步兵方阵,走过天安门的时候我紧张得手都在颤抖,短短几分钟时间,身上就出满了汗,天安门上领导人的模样也没有看清。”

1950年,杨玉增再次奉命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阅兵,组成汽车机械方队,坐在卡车车厢里两度走过天安门的杨玉增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保卫家园,战士再赴朝鲜战场

来之不易的和平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距国庆阅兵仅过了19天,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便开赴朝鲜战场。次年6月,杨玉增随部队从天津塘沽出发,跨过鸭绿江,投入了战斗。

杨玉增说,朝鲜战场不比国内,志愿军没有像解放区一样稳固的根据地,朝鲜全境都在美军轰炸的范围内,根本不分前方和后方。“我们卫生员担任的是战地医疗救护任务,属于后勤性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很多时候会在战场后方,根据地有群众基础,物资也比较容易获得。朝鲜战场不同,我们卫生员必须跟着一线作战部队一起行动,剪刀绷带就是我们的武器,有伤员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战场。”由于美军掌握制空权,要想在公路上行军,只能晚上行动。“有一次我们傍晚行军,被美军的飞机发现了。这次空袭来的非常突然,大家都没有准备,美军的机枪、炸弹就对着我们一齐开火。一颗炸弹就朝我扔了过来,多亏我们卫生班长眼疾手快,一把把我推到了公路边上的壕沟里,这才保住了性命。”

1953年,志愿军发起了夏季反击战,杨玉增的部队奉命对一个山沟发起了进攻。“原本我们卫生班是在一个山洞里抢救伤员,但洞中缺氧,又潮湿,很多伤员都陷入了昏迷。我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就带头把伤员转移到洞外抢救。”伤员们的医疗环境变好了,杨玉增却也暴露在了敌人的枪炮之下。“我正在忙着抢救伤员,一个炮弹打了过来,炸在了山崖上,炸裂的石头砸在我身上,我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杨玉增说,负伤后战友们急忙把他转移到了山洞里,所幸未伤及要害,不久杨玉增便苏醒过来,再次投入了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杨玉增一人就抢救了30多名伤员,荣立三等功。

耄耋老人不失军人本色

从部队到社会,杨玉增一直奋斗在医护战线上。1970年从部队复员后,杨玉增先是来到了青纺机械厂的保健站,后来又到了青纺医院学牙科,1982年,杨玉增又调到当时的青岛市染线厂工作,并从那里退休。退休后的杨玉增依然闲不住,又在市北区开了间牙医诊所,60多岁才让自己的儿子接了班。

虽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条件好了,可杨玉增当兵时养成的节俭习惯一直都没扔下。1958年杨玉增带队军训,因为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部队奖励他一支铅笔、一本笔记本和一把8分钱的小刀,直到今天杨玉增依然把这把小刀别在钥匙环上,60多年都没有离身。“一方面是因为这把小刀代表了荣誉,另一方面我也想为下一代树立勤俭节约的好榜样。”

从一个13岁的娃娃兵,到一个医人无数的医务工作者,杨玉增正是靠着自己不断地学习,一步一步获得成长。如今已经86岁高龄的杨玉增依然没有忘记学习,每天读书、看报、记笔记是他雷打不动的三样“功课”。“我老伴身体不好,我得照顾着老伴,闲暇的时候读书、摘抄一下笔记,把我当年在部队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也能和身边的人分享。”杨玉增说,他现在偶尔还到社区里做宣讲,跟大家讲讲战争时候的故事,只有了解了那段黑暗的时光,才能意识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每次国庆阅兵,我都会在电视前收看直播。当年我们阅兵,飞机坦克都是从日本人和国民党手里缴获来的‘破烂’,就那样总共也没多少,汽车都是稀罕物。现在呢?我们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自主研发了很多世界领先的武器装备,我们再也不是那个被人欺负的中国了!”

走过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和平,对于一个像杨玉增这样的革命老兵来说显得格外珍贵。我们也希望老人能永远健康幸福,继续坚持他的学习之路;我们更希望看到在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静心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找回属于自己的信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