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7月3日讯(见习记者 丁淑华)今天是世界无塑料日,提起塑料,你首先想到什么?日常用的一次性塑料袋,装矿泉水的塑料瓶,外卖的餐盒……你或许还没意识到,自己每天都在为塑料垃圾消费。世界经济论坛曾警告,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将比鱼类更多。
有这样一家公司,从上世纪成立之初,便种下了“环保”的理念。从1998年,“完全降解塑料袋”意识的萌芽,2013年开始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再到2014年底,“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终于面世。他们获得了19项国家专利,实现了“完全降解塑料袋”的企业目标。
从生产源头反思塑料污染
青岛周氏塑料包装公司成立于1996年,专业制造塑料和全生物包装产品。作为一家塑料制品公司,他们对于塑料制品使用量的认知要比市民更加深切,“公司成立时,我们就把‘环境因您而改变’作为公司的标语。”经理李双利说。
“塑料袋埋在地底下要经过大约两百年才会腐烂,严重污染土壤,并产生大量海洋垃圾”,李双利告诉记者,前几年出现的可降解塑料并不是缓兵之计,它甚至比塑料的危害性更大。可降解塑料是在塑料中加入淀粉成分,填埋后,淀粉降解,而塑料成分打散成碎片,渗入到土壤、海洋,更加无法回收。
于是,到2013年,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他们组织高分子专家团,开始投入到“完全可降解材料”的研究。
环保理念是研发团队的精神支柱
12人的专家团队,从90后到60后,从高分子材料博士到大学生,这个团队在两年间,经过上百次实验失败,在2014年年底研发出“PLA聚乳酸”这一完全生物降解环保材料。
这种材料是以乳酸为主,经高科技聚合得到的,原料是玉米、木薯、甘蔗等农产品,充分可得且能够再生。生产过程也不会产生污染,产品降解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生产到降解,做到了“塑料”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再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材料已经不是我们传认知中的‘塑料’了。”
研发过程是艰辛和繁杂的,李双利说,“研发团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合成的材料粘性较大、强度小,无法达到替代市面塑料袋的要求;材料颜色发黄、有味道,影响使用体验……”。
每一次调整都意味着要将实验从头到尾过一遍,即使小细节的改动,也可能导致材料无法百分百降解。“百分百降解、零污染,是我们的研究目标。也是这种环保观念的支撑,研究人员们认可这件事的意义,在一次次失败后,他们重整旗鼓再出发”。
拒绝塑料、垃圾分类 这个公司是认真的
此外,周氏塑料在垃圾分类上也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创造性地将“扔垃圾”引入到互联网+的层面上,在垃圾袋上印上二维码,实现一袋一码可追溯。当市民到社区领取垃圾袋后,二维码将垃圾袋标记到市民的名下,便于追溯垃圾分类状况和环卫收集时检查垃圾分类状态,目前,二维码垃圾袋在北京、青岛、南京、深圳、杭州等首批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投放,让广大市民更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目前,青岛周氏塑料包装公司推出的“完全生物降解环保材料”购物袋,已获得国家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和欧洲OK compost & Seedling认证,出口欧洲、日韩,在中国与海信广场达成合作。李双利说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积极与青岛的各大超市进行合作洽谈,争取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如果你常去的超市提供了“1.5元完全可降解购物袋”的选项,你会怎么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