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本站公告 > 正文

加强污染源头防治 “四减四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19-06-17 16:34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6月17日讯(记者 李泠慧 通讯员 薛建涛 郭士祥)6月17日,青岛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工作专班对城阳区2018年度“四减四增”工作进行评估,听取了城阳区2018年度“四减四增”工作实施情况的汇报,现场查看了城阳区超限检测站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等4部门联合对柴油货车尾气排放道路执法检查和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聚集方向的都市型产业项目联东U谷·青岛夏庄智造园建设项目。

“四减四增”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时,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

“四减四增”工作既是强化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为此,我市于2018年9月在全省率先印发出台《青岛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5大方面19项量化指标和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落后和过剩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等4项工作任务。

2018年以来,市政府成立了由生态环境、发改、工信、交通运输、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的“四减四增”工作专班,各区市相应组建工作机构或专班,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坚持目标导向,扎实推进各项任务。目前,全市“四减四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8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31万吨,比2017年削减4.26%;氨氮排放量为1.10万吨,比2017年削减4.64%。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10万吨,比2017年削减4.04%;氮氧化物排放量为8.80万吨,比2017年削减5.92%。

2018年,我市市区PM2.5浓度达到34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85.0%,同比增加6.4个百分点,为近六年以来最好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减少落后和过剩产能方面

调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结构布局。摸清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和氯碱七大高耗能行业现状,分行业制定高质量发展方案,按照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要求,统筹确定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时间表,优化整合、集约发展。

依法清理违法违规产能。2018年,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各级自然保护区、群众环境投诉较多区域、其他废气、粉尘等污染突出区域内的企业,进行全面的排查整治。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治理改造一批、加强监管一批”的分类整治原则,持续开展“回头看”活动,共取缔散乱污企业286家。

增加新的增长动能方面

加快推进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滚动推进1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018年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制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行动方案,实施“1045”行动,加快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与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10大海洋产业,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特色文化、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对外开放等4大领域发展水平,实施海洋新动能培育等5大支撑保障工程。出台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提出以“956”产业为基础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我市8大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推进化工行业绿色动能改造。组织完成全市476家化工生产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优”“中”“差”评价占比分别为15%、48%、37%。“三个一批”666家化工生产企业名单,列入“发展壮大一批”40家,“改造升级一批”358家,“关闭淘汰一批”268家。推动“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和“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通过省政府第二批化工园区认定。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我市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形态逐渐丰富。2018年,节能环保产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8亿元。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多家环保产业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快形成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规模较大企业继续保持领先,一些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启动建设西海岸高端智慧农业示范区、胶州临空高效农业先行区等五大核心区,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型、加工出口型、终端消费型、生态循环型、智慧科技型等五型“新六产”。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89家,现代农业园区935个,农民合作社1.3万家,“互联网+”农业电商企业52家。完成3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创建5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

减少煤炭消费方面

推动煤炭压减。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和机组,全市单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清零;单台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已完成234台;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已有73家完成节能改造。制定我市2018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行动方案,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1361.5万吨,同比下降23.1万吨,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煤炭压减任务。

加快推进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完善清洁煤炭保供体系,在未集中供热区域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兰炭等优质清洁煤炭。加强对使用清洁煤炭和环保炉具用户政策扶持,平均每吨洁净型煤补贴500元,每台环保炉具补贴500元。开展民用散煤加工、储运、销售、使用全时段、全过程执法检查。

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制定《青岛市节能与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分解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对8家未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节能技术推广工作,我市8家企业(成果)获评山东省节能奖,15个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入选省重点推广的技术和产品目录。

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方面

推进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等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积极落实新能源发电政策措施,目前,我市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4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建成投产全省最大风电场青岛海西项目,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5.23亿千瓦时;生物质装机容量约1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0万千瓦,已全部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推动清洁能源优先上网。

减少公路运输量方面

压减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2018年,青岛港前湾港区煤炭集港全部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董家口港区集疏港铁路与青连铁路同步建成通车,新增集疏港铁路15.78公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查处各类超限超载道路交通违法行为5731起。加强柴油车管控,注销国三营运柴油车1777辆。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2018年新增和更新的1790辆公交车均为绿色公交(新能源、清洁能源),我市中心城区绿色公交车达5883辆,占比85%。积极引导出租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市区10055辆普通出租车中,通过改造使用天然气的达5666辆,占总量的56.4%。

扎实推进油品质量升级,组织对成品油批发、零售、仓储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累计排查成品油经营企业216家,未发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我市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增加铁路运输量方面

出台国际班列物流代理企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2018年全市海铁联运箱量完成115.4万箱,同比增长48.7%,连续4年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开通集装箱海铁营运线路40条,其中省内班列28条,省外班列7条,国际班列5条,基本形成了“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蒙俄中亚东盟”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方面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量增效技术,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播种)达825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52万亩,完成绿色防控示范区95个,辐射推广面积161万亩,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达到360万亩,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补贴面积90多万亩。

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方面

扎实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青贮等技术,2018年完成机械秸秆还田600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08%。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配建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2613处,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25%。推进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全市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800万个,无害化处理率100%。

下一步,“四减四增”工作将按照2019年明确的任务,突出主攻方向,重点在煤炭消费压减、减少公路运输量、高耗能行业治理、报废淘汰国二及以下柴油货车、农村清洁能源替代等方面加以推进。

相关链接:

城阳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推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18年以来,城阳区紧紧围绕突出创新引领,加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积极调整结构布局,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进产业结构领域“四减四增”工作落实。

发挥“三大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发挥轨道交通产业集聚优势,开拓制造强区新途径。加快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动车小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重点推进总投资23亿元的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磁浮实验中心等3个项目;轨道交通高端配套产业园,重点推进总投资9亿元的中科院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投产,总投资73亿元的中兴通等项目开工。

发挥创新创业资源集聚优势,开拓创新强区新途径。围绕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坚持“一核引领、全域带动”,拓展优化“双创成果交易平台+孵化器+城市发展单元+产业基金+辅导上市”的双创生态链,促进创新产业、载体、人才、金融、政策“五创合一”,全领域、全产业、全要素建设国际创新生态城。

发挥总部经济集聚优势,开拓服务强区新途径。着力引进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体育健康等集团总部和区域总部。开工建设青岛国际检测认证总部基地,引入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北方基地等3个高端总部,促进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挖掘山、海、河、城及田园资源,在现代农业、红色旅游、民宿经济、休闲体验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项目,推出个性化、品质化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

加快高层工业楼宇建设,培育“都市型工业”新业态

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针对全区工业用地载体严重不足,城阳区印发加快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方向、措施和目标。目前,联东U谷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占地100亩,总投资达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5余万平方米,项目定位为都市生态产业园区项目,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本着高标准、高品质的原则,将项目打造成聚合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产品展示和生产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产业集聚高地。投资方将该地块统一进行市场定位、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推广招商和运营服务,项目建成招商后,入驻企业将达100家左右,园区全部投产后实现产值将超10亿元,实现利税6000万元以上,解决就业1000余人。今年,城阳区计划开工此类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80.7亿元,占地面积976.5亩,总建筑面积190.8万平方米。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