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6月6日讯 (记者 李金燕 通讯员 李良斌)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由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南区文化馆承办的“文化流动课堂”——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香港路小学,活动现场胶东大鼓、皮影戏、活字印刷、木作、面塑等非遗、传统民俗项目的传承人、老师带领学校孩子们体验了奇妙的传统文化之旅。
市民俗协会崔鹏老师给孩子们讲解皮影的起源和发展,皮影的造型特点和制作过程,现场演示了如何让皮影动起来,并组织学生们自编小故事用皮影戏的形式表演表现,孩子们一阵阵被皮影表演逗乐的笑声,回荡在教室、校园。
在活字印刷体验课堂,来自青岛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的宋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着活字印刷、古法造纸、雕版印刷等中国传统文化,停留在课本上的“非遗”“活”了起来。互动环节学生分小组比赛捡字、排版、印刷,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在快乐中了解、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
手工教室里来自鲁班工坊的滕剑晖老师正手把手的交给学生制作尺子书签、手机支架,木作项目需要制作人付出体力和脑力,画图、切割、打磨,可以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体会慢工出细活的意义,在实践中体会“工匠精神”。
面塑艺人李成才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面塑的起源、制作工艺,展示了他的面塑作品,体验环节李老师开始手把手的教授,小小的面团在孩子们手中捏、搓、揉、掀,时而用小竹刀灵巧的点、切、刻,一个个萌萌可爱的艺术形象便诞生了。
作为市南区非遗实践基地,市南区文化馆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东大鼓引进香港路小学,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金华老师到学校授课,先后成立了学生胶东大鼓社团、教师胶东大鼓表演队,这项有着一百多年文化传承的非遗项目在香港路小学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孩子们表演的传统曲目《偷年糕》入选“传承的力量”--全国校园春晚,教师表演的原创作品《殷殷桃李情》荣获市南区教工文艺汇演一等奖。
市南区文化馆“流动课堂”提供菜单式课程,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非遗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送进校园,送到孩子们身边,已走进全区十几所小学、幼儿园,为未成年人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传统美德提供文艺演出、艺术辅导等文化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