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7日讯(记者 于泓)“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有着127年历史的青岛港,在这个五月,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青春与活力:郭希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张连钢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郭凯荣获“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等等,在国家省市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层出不穷,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青岛港何以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为何各种人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让我们从独特的文化精神、育人体系、激励机制中,找寻动因所在。
正能量:集聚人才成长的精神文化
向上向善、弘扬正能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青岛港常年着重培育的员工人格。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用《礼记·大学》中的“止于至善”表达了对人才的希望,就是要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不需要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在工作中,青岛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钉子精神、奉献精神,鼓励人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成为港口生生不息的脉搏。从青年骨干培训班的思想教育到共青团干部井冈山培训的深刻感悟,从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爱岗敬业,生产纪录不断刷新,到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建成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青岛港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蓬勃向上的强大正能量。
正是这样的文化养成,让青岛港的员工人人向上,人人向善,开放、包容、乐观、自律,为海港员工的成长成才提供了空气、阳光和水分。
好平台:打造人才成长的双赢体系
想干事,就给舞台;想成长,就给机会。有了丰富的精神源泉,青岛港还不断创新各种人才培训机制,为广大员工提供丰厚的成长沃土。
多年来,青岛港建立了贴近港口、岗位和员工实际的长效人才培养体系,长年开展全员大培训,高端培训每月讲坛已成常态,中央党校的钟国兴教授等高手专家来港,不仅讲授国际前沿经济、管理知识,更把青岛港的好经验传播四方;层层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学中干、干中学,持续打造学习型的港口风气,培养人才型的员工组织,每年青岛港操作技术大比武高手云集,比技术,赛技能、强本领;坚持港口发展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打造双赢机制,通过不断开拓新业态、新领域,让各类人才在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获得感:蓄足人才涌流的持续动力
4月29日,青岛港举行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聘任仪式,伴着欢快的音乐,首批197名受聘员工登上主席台领到大红聘书,意气风发,格外荣耀。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政策,青岛港专门建立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制度,让优秀人才突破职业发展和工资待遇的“天花板”,通过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奋斗在各条战线的优秀员工更有地位、更有尊严、更受尊重、更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同时,青岛港还坚持不断完善员工激励体系,每年组织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开展技能评聘,并通过岗位激励、搞活二次分配、创新成果奖励等方式,形成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分配模式,有力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近年来,青岛港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许振超当选全国“改革先锋”;皮进军连选连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郭凯当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唐卫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王加全、郭希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郭磊荣膺“全国技术能手”。五年来,青岛港有64人获得国家部级、行业各类荣誉,135人获得省级、行业各类荣誉,346人获得市级、行业各类荣誉。
李奉利表示,在打好海洋攻势的战役中,青岛港就是要牢牢把握住“人”这个核心要素,为广大员工搭建更多更好的成长平台,倡导“人才兴港”的风尚,给每名员工“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机会,打造“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凝聚来自各方的优秀人才、磅礴力量,共同实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