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梦 我奋斗微视频展播】
(文/于泓 图/孙志文)
“正经手艺人”张仁兵,靠着制作各式各样“不正经”的背包成了网红。
今年36岁的张仁兵是一位皮具手艺人,年轻时的他也曾雄心万丈,想要创出像路易威登、爱马仕这样人尽皆知的皮包品牌。
从学徒干起,20年的时间,张仁兵自学了全套的皮具制造手艺,为了创业甚至还卖掉了房子当做启动资金,但因为缺乏销售经验,第一次创业草草收场。
快要走投无路的张仁兵经人点拨,把自己做包的视频,放到了快手上。由他设计制作的日晷包、米缸包、汽车包、酒缸包、大宝剑包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网友们的世界观。张仁兵自己也成了快手大V,制作奇葩包的视频点击量轻松破千万。
尽管网友的关注没有创造实际上的经济收益,但却给了张仁兵继续把包做下去的信心。
他是“窘迫”的网红 靠打工坚持直播
张仁兵可能是网红里过得很窘迫的一个了,虽然靠着制作各种奇葩的视频,在网络上圈了一大拨粉丝,但要养家糊口的话,还是要靠打零工。
“平时帮工厂加工些皮质零件,几块钱一个,这就是现在最主要的收入了。”谈起现在的日子,张仁兵有点无奈,家里有两个儿子要养,生计的问题迫在眉睫,网上的粉丝再多也是望梅止渴。
张仁兵的工作室位于青岛即墨区南部的一个小型工业园里,老板员工都是他一个人。几年前,张仁兵也开起了一个皮具厂,不仅雇了不少工人,还拉来自己的姐姐入伙,奈何国际市场不景气,几年的努力换来了一场竹篮打水。
“我就是喜欢干这个。”张仁兵说,他可能天生就是个手艺人,这是基因里带来的东西,遗传自他的父亲。张仁兵印象里的父亲,是全村最高明的手艺人,是村里少数几个会维修拖拉机的人,还学过编织,拿过大队里的奖状。
“父亲有一双巧手,但却没有个好身体。”张仁兵说,自他记事起,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吐血,几乎干不了什么重活。但即便如此,父亲还会给他做些木陀螺、木手枪这样的小玩具,在他心中父亲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张仁兵是家里的老小,由于父亲的身体不好,哥哥和姐姐上到初中就辍学去青岛的一家皮革厂打工,贴补家用。张仁兵高一那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于是他也决定辍学去城里打工,支持家里的生活。在姐姐打工的工厂,张仁兵遇到了自己的梦想。
偷师学艺 他成了厂里的技术大拿
“出去了就要多学点技术,好好干。”张仁兵说,父亲的这句话他一直记着,荒旱年饿不死手艺人,有门手艺才是男子汉安身立命的根本。
抱着这个想法,虽然张仁兵干得是最脏最累的磨皮工作,别人都在磨洋工混日子,只有他不仅拼命地干,自己的活干完了还帮着别人干。别人休息时,打牌聊天,张仁兵就利用这个时间自学做包的技术。
“把你教会了,人家吃什么?”张仁兵说,厂里很多老师傅不愿意将自己的手艺传授出去,他就留心记住老师傅的做法,回宿舍后再写在笔记本上,反复推演摸索。几年时间,居然让他写出了一本皮包制作的教程,上面记录着皮具制作的各种工艺和很多皮包的版型图,他也从最初的小工,一路晋升为打版师、部门主管。
技术给了张仁兵自信。2009年,张仁兵的大儿子出生了,为了能多赚点奶粉钱,他决定辞职创业自己当老板。
拿着打工攒下的一万块钱,他租一间民房,买了两台缝纫机,再找表妹来做自己的员工,靠着从青岛外资企业的代理加工厂接一些零部件加工的活儿,张仁兵有了自己的生意。
“我不想只当个加工商,我想做自己的品牌。”作为手艺人,张仁兵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再加上当时代理加工市场的大环境不景气,作为乙方一直朝不保夕。考虑再三,张仁兵决定搏一把大的,把自己刚在城阳买的房子卖掉,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如果一切顺利,今天大家就看不到这个做奇葩包的网红了。张仁兵注册商标、品牌设计推广,用欧美标准做了几百个质量上乘的背包,但因为缺乏销售经验,这次孤注一掷的创业以失败告终。
脑洞大开!他的奇葩包视频播放量上千万
就在生意失败的时候,张仁兵的小儿子出生了,家里两个“建设银行”,当爹的压力与日俱增,而就在张仁兵一筹莫展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给他指明了一条道儿。
2018年9月份,朋友建议张仁兵拍点做包的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提高知名度。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张仁兵接受了朋友的建议。
“我开始和我弟弟一起合作,拍一些我加工皮具的视频,传到网上。”张仁兵想“做普通的包没意思,要做就做别人没做过的包”。想来想去,张仁兵决定玩点夸张的创意。
“我喜欢武侠,小时候还幻想自己是拿着宝剑走天下的大侠。”他的第一个奇葩包——大宝剑包,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的日子里,张仁兵的设计在放飞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屠龙刀包”、“日晷包”、“脸谱包”,还利用中国成语和典故,创作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大树包”、寓意着“背黑锅”的“黑锅包”。这些包的视频播放量都很高,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去年年底,他更是下血本,用价值4000多元的原材料,制作了一个高1.6米的大双肩包车。这个大双肩包车外形是双肩皮包,背带、口袋一应俱全,包底下还装了电瓶、电动机和车轮。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制作,完成后拍了几段开着双肩包车进车位的短视频,其中一段播放量超过700万,这下张仁兵彻底火了。
“是好玩,但是这些东西都背不出去。”张仁兵说,他的这些作品都是概念款,属于自己一时技痒的产物,也有人想要买来收藏,但是他总感觉打磨得还不够精细,不好意思卖给人家。
“我特别不喜欢‘差不多’这个词儿。”张仁兵说,以前在工厂的时候,就有人跟他说,差不多行了,差不多这样就可以了。别人能接受,但是他不行,可能在别人眼里,他做的这些包是商品,可在他这个手艺人眼里,这些包的质量关乎一个手艺人的面子。
“我想找个人来孵化我,做出自己的品牌”
有多少人夸,就有多少人骂,对于这点,张仁兵深有体会。从自己选择面向网络的那一刻起,对于他的质疑就从没有停止过。
“你这做的什么玩意?”“没一个背得出去”,“太浮夸了”……类似的言论,张仁兵听过太多,因为这些无用的奇葩包包,粉丝们还称他为“箱包界爱迪生,皮革界达芬奇”,甚至还有人把他和专做无用发明的快手网红“手工耿”凑了一个组合,叫“耿本美用”。
有用没用这事儿,还真说不好,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不当吃、不当喝,但不妨碍它成为世界瑰宝;万里长城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也没见谁要把它拆了盖写字楼,艺术这东西,谁又说的好呢?
“外国人做的叫时尚,咱们自己做的就是哗众取宠?”张仁兵说这话的时候有点不服气,所以他励志要做有民族文化符号的包,还要放大100倍背到大街上,让别人看看我们民族的东西,也可以做得很好。
理想虽然宏大,但毕竟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张仁兵说,他现在特别需要一个孵化机构,或者合作伙伴。人的精力有限,他这辈子把技能点都点在了手工上,希望能有懂销售会经营的人跟他合作,干出一个中国的路易威登。
奇葩包成了张仁兵两个儿子的玩具,每次有新的创意做出来,他都会带回家给儿子把玩。
画面中,张仁兵正在制作他的新作——锦鲤包。为了不辜负粉丝们的期待,张仁兵一有空闲时间,就做奇葩包。
由他设计制作的奇葩包,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网友们的世界观。
不久前,张仁兵制作了一个外形奇特的“猪头包”,不仅可以背在身上,还可以戴在头上。
“猪头包”的视频发到网上后,点击量突破1000万,这让张仁兵又一次火了一把。
去年年底,张仁兵制作了一个高1.6米的大双肩包车。这个大双肩包车外形是双肩皮包,背带、口袋一应俱全,包底下还装了电瓶、电动机和车轮。
图为张仁兵制作的“大宝剑包”和“屠龙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