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坚持叫做“青食现象”
2018年营收和利润总额创历史最高纪录,力争在2020年完成主板上市
在近年来竞争白热化的饼干食品行业,青食被视为一个异军突起的现象级存在。刚刚发布的全年数据显示,其2018年度营业收入为4.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4%;利润总额为909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6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7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68%,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一个传统企业年利润增长40%以上,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整个饼干行业,进入利润的“亿元俱乐部”具有重要象征意义,青食距离这一步只差临门一脚。
究竟这个现象级企业哪里不一样?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仲明的答案是坚守与创新,“传统产业不会像高新技术产业那样马上就有爆发。我们的利润来源于一包一包饼干的积累,来源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做,坚守与创新是成功的根本。”
在变与不变中突破
在高速变化的时代中总有一些是不变的,这个69年历史的“青岛金花”能沉淀下来并焕发新生一定有着它的秘密。
“对品质的坚守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决定性因素。”工作38年,其中20年与质量管理打交道的仲明对此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对他而言,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火墙”。坚持用鲜鸡蛋不用蛋黄粉,绝不以降低产品品质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固执”的例子在青食数不胜数。
在青食,对69年发展历程有一句最经典的概括:做最熟悉的行业和最熟悉的产品。而在这其中,不变的是对质量原则的坚守,变的则是技术和管理的不断革新。
通过持续在生产线和包装线智能化改造,青食的人工成本降幅和生产效率增幅都已走在了行业领先位置。相比过去,青食如今的生产线采用了触摸屏式PLC全数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操作简单精确。此外,使用天然气烘烤的饼干生产线,不仅改善了饼干的生产工艺,还可节能15%以上,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在青食的花生酱生产车间,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是搬运工人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自动装筐机械手。
怎样在传统行业开出新花?青食靠的不只是技术上的创新,还有产品理念上的创新。
随着饼干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结构不断调整,发展中高端产品成为趋势。这家曾靠钙奶饼干“打天下”的企业也不断进化自己,利用微博、抖音以及今日头条等平台进行营销推广和产品包装,提高品牌认知度。目前青食产品种类已达几十种,仅去年就推出青食饼霸辣蛤蜊味钙奶饼干、OEM比利时风味饼干等产品,今年则特别研发“岁月留声”高端伴手礼。此外,青食还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广交会、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食品博览会等重要活动,开拓国际市场,产品正式进入欧盟,展现了民族食品工业新形象。
启动转主板IPO
尽管青食利润增长超过40%,成为业内同行竞相研究的一个案例,但其营收增速并不突出,摆在面前一个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扩大体量,从向管理要效益转到向市场要效益。
“这次青岛制造宣传片登陆央视,为青食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打下非常好的开局。”仲明毫不讳言要提高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在他的规划中,未来城阳厂区将继续提高智能化生产线在整个生产中的比例;李沧厂区探索发展工业旅游,建设青食文化馆和亲子体验馆;贵州安顺厂区则负责拓展西南地区市场空白。
青食步入快速发展期的一大特征体现在人才需求大增,仅去年就一口气引进了30个大学生,主要派向管理岗位和销售一线。从京津冀到江浙沪再到粤闽,青食已经在全国形成销售网络,进驻利群集团、华润万家、乐购、永辉超市等流通渠道,成为区域内第一钙奶饼干品牌。今年重点出击与山东市场毗邻、饮食习惯相近的河南和东北市场,此外还重点突破西南地区市场,提高省外市场占有率。
“无论是布局全国销售网络,还是兼并收购扩大体量,都需要资本运作。”仲明告诉记者,“从海尔、海信、青啤等青岛上市企业的经验看,只有借助资本市场才能更迅速发展壮大。我们在新三板挂牌只是第一步,力争尽快转主板,再造一个新青食。”
在华通集团培育下,青食去年完成了在新三板挂牌,并沿着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的道路继续进发。今年2月,华通集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大上市促进力度,启动青食股份转主板IPO工作,争取在2020年完成主板上市。与资本市场更紧密地结合,这意味着青食将迎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活力。
从区域性品牌到全国性品牌,青食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也有人很不理解,说再过几年就退了还忙活什么?其实功成名就不是本愿,我们一心一意就是要把企业做强做大,为青食成为百年企业打下基础。”仲明对记者说。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周晓峰 通讯员 姜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