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号 > 正文

消失的东方菜市场,老照片里太多老青岛的回忆

2019-03-20 11:09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分享到:

青岛曾经有个家喻户晓、人人喜欢的“东方市场”,居住在附近的人都习惯称呼它“东方菜市”。它就座落在靠近前海的龙口路东头跟广西路北端的交界处,占地面积在那块寸土寸金的这一区域还是相当可观的。


2008年拆除前的东方市场一瞥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东方菜市”与青岛公立市场(位于市场三路,建于1917年,1993年拆除)、台东镇商业市场(位于老台东,建于1927年,2000年拆除)、后海商业市场(位于莘县路,建于1933年,2008年拆除)等几大市场,在老青岛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影响力 。那时,这些市场里私家商户占了主流,商品种类繁多,成了市民购物的首选地界,因此,时常是接踵擦肩、顾客满盈。


东方市场老照片,大门上的“东方市场”清晰可见

东方菜市场建于上世纪30年代沈鸿烈市长主政时期,其“回”字型内置天井的结构是当时商业市场的通用格局,市场于1930年开始兴建,1931年竣工,众商家携家属及伙计同时入住。建成之初,一层是市场,二层围着井圈式阳台便是戏场了。两层建筑的整个布局呈曰型环绕,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每个门的正上方镌有四个半米见方的颜体“东方市场”大字。东大门的木制门扇箍有五道钢圈,沿门洞向上,在原有二层上又加了一小层,形成三层的门头。由于此处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所以市场的东北两面分别又建有一层地下室。市场楼内在一层和二层的中部,各有一处公共厕所,并有公用水龙头。


1930年1月17日《青岛快报》文章:商民投资在大学路北设东方菜业商场

到40年代初,随着市场的扩大和需求,二楼的戏场便改造、间隔成大约有150余间的小房间,成了商家家眷和一些外来户的住宅。这些小房间面积很小,一般不会超过10平米的样子,但是房租便宜。所以,招惹了众多的下层市民集聚于此。等到5-60年代,这里就管理无序、拥挤不堪了。从市场的东、西、南、北四个大门进去,抬头看到的二楼露天走台上,上搭下挂、凌乱不堪。晴天满天井的“万国旗”,雨天楼上的积水冲刷着肮脏的楼台,像雨帘从天降下,滴到哪里哪里黑乎乎!

这里的住户家家户户居住拥挤,普遍在房内搭建吊铺(自建阁楼),在走台上间隔厨房,使原本就不宽绰的走台变得更加拥挤。东方菜市活脱脱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大杂院。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家就在这里。听他说:每到夏天家里热得透不过气来,大院里的小子都人手一张凉席到马路边上睡觉,闺女家就只好挤在吊铺上受罪了。

大院最闹腾的时候就属每天傍晚了。这时,大人们下班回家,都在自家门前的灶台旁忙活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放了学的孩子们则东家串了、西家串,打打闹闹地闲不住。左邻右舍的邻居相互搭讪、说笑,相传着一天的社会传闻、单位趣事,整个楼台洋溢着平等、和谐就像一个大家庭。

楼下做买卖的五花八门,卖什么的都有:有卖锅碗瓢盆、土产杂品;有卖榔头、铁丝、铁钉、大小铁锁的;还有卖棉花、花布、衣服、鞋袜的。

走进天井中间一处大门,就是一处宽宽敞敞的菜市场,卖菜的、卖鱼的、卖干货的、卖肉的应有尽有,清真寺也经常有现宰的牛、羊肉在这里专柜销售,很受市民欢迎。

在沿北边龙口路和沿西头广西路的临街房里,开设了样样俱全的商铺,有卖文化用品的小店,做衣服的裁缝铺,照相馆,烟糖店,家具店,收音机零件店,还有压面条的小作坊。那真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买不到的”!

我经常提着面粉来这里压面条。那时候,压面条是要自己带着面粉,花钱让人家加工的,一斤只要3分钱。那种老式压面机是由人摇着机器旁边的一个大铁轮,铁轮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滚子来压面的。店家和好面放进压面机上面的木槽里,摇动铁轮子面饼就从下面积压出来了。

那时年纪小,见啥都稀罕,图好奇、好玩就主动帮店家摇轮子,往往累得满头大汗。压好的面条用包袱包着,一路跟结伴的小伙伴打打闹闹、抡来抡去回到家往往面条就成了一个坨,少不了挨老娘的训斥。


东方菜市的东头有一家挺老的邮电局。木质的门、窗都漆成了墨绿色,这家邮电局门面不大,工作人员也不多,可它管辖着挺大一片地段的信件、包裹及汇款。所以每次进去都看到那里的叔叔阿姨,忙的三头六臂、连抬头说话的功夫都没有。

从这个邮局向南一拐,就是一段不长的小胡同,这里除了东方菜市的东门,再往南就没几个住家的院落了。在这个胡同口有一个修锁、配钥匙、卖图书的小矮人,这个小矮人三十岁上下,大大的脑袋、胖胖的身材、粗短的四肢、罗盘着双腿。每当看到他,就让我联想到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在广西路4号是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店名就叫:“荒岛书店”。据资料记载:这家小书店还真是不简单。它是由当时就读于北平国立中国学院的进步大学生张智忠,因参加进步学潮,被学校开除后来到青岛,于1933年合伙进步学友孙乐文,在中共地下党员乔天华,《民报》副刊编辑于黑丁及同学宁推之的赞助建立而成的。

荒岛书店的开业很受当时国立山东大学(现在的海洋学院)、市立女中(后来的青岛二中)的一些进步学生、学者、教授的青睐,经常是读者盈门。当时在山东大学任教的老舍、洪深、沈从文、赵少俊;在中学任教的王统照、汪静之、孟超;在小学任教的王亚平以及在《晨报》担任副编辑的萧军和进步女作家萧红都是这里的常客。


琴牌奶站处即为荒岛书店旧址

后来,荒岛书店还在传播新文化的同时,积极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思想,逐渐成了进步组织《左联》小组的重要活动场所和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小小的荒岛书店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发挥了启明的灯塔作用。

东方菜市周边曾居住过很多文化名人,后来还被定为“文化名人街”。很多赫赫有名的文人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名著。

1932年前后,著名的电影演员黄宗英就跟她的两个兄弟,黄宗江、黄宗洛居住在位于市场东门,胡同深处的龙口路2号那座二层小楼里。黄宗江曾回忆当时他就是在荒岛书店初次接触到高尔基的《母亲》、绥伯菲默维奇的《铁流》等文学作品的,黄宗英在她的回忆录中详细的记载了,当年她随父母居住在这里的快乐时光,也记述了她父亲在这里生病去世的情景。黄宗英也是从这里去了上海,跟随哥哥开始了演员生涯。


黄县路12号旧址

1935年至1937年,老舍在他居住的黄县路12号完成了他的传世文学作品《骆驼祥子》。那时他在山东大学任教,闲时就去近在咫尺东方菜市跟洋车夫聊天,从中汲取了创作灵感。把个木讷的祥子、火辣的虎妞描写的栩栩如生。《骆驼祥子》从此,成为中外流传的佳作。

家住鱼山路33号的梁实秋先生曾感慨地说:傍晚,站在居家门前的“Y”字路口,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东方菜市熙熙攘攘的路人和青岛老衙门的旗杆……。 与东方菜市一街相隔的鱼山路36号,是当年山东大学的教授宿舍。物理学家、教育家童第周;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现代教育家冯沅君、陆侃如夫妇都曾在这里住过。

东方菜市早在2008年就已经拆除,位于菜市东门胡同的龙口路2号黄家三兄妹故居,连同西门一侧具有传统教育意义的荒岛书店也未免厄运,在拆除工程中消亡。


龙口路上的过街桥

大学路、龙口路、鱼山路的交界处建起一座过街桥,大桥虽缓解了这个十字路口的交通拥堵,可是也把这里的青岛老图书馆、东方饭店、东方菜市统统挤于桥下,街道拥挤不堪给路人添堵。


东方菜市这片珍贵的地块拆除后,许多年闲置在那里,成了一个常年的临时停车场。


依然残留的清真寺

它南面的青岛清真寺、历史悠久的德式洋楼,破破烂烂的立在一旁,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在默默的诉说自己的沧桑经历。败落中透着无尽的凄凉,留给人们的是迷茫与尴尬!

东方菜市从一处繁华闹市沦落到如今这般田地,在拆除后又经历了常年的闲置。这座青岛人熟知的老市场最终消失于城市改造的浪潮中。十余年后,跟随网友“栈桥夜泊”拍摄于2007年的部分照片,再次回顾一下,这座承载了无数老青岛记忆的东方市场......
















消失了的东方菜市,那些无数老青岛内心深处的城市记忆!

本文编辑源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网友白刺根约翰2014年10月15日发表的《东方菜市场印象》、网友栈桥夜泊2007年1月22日发表的《再访东方市场》。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