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本站公告 > 正文

一枝“梅”有暗香来 知性女法官22载司法路

2019-03-08 15:40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3月8日讯(记者 潘旭)“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自古就是坚毅、高洁的象征,在庄严肃穆的审判机关里,就有一枝“梅花”迎风绽放、傲雪盛开。今天,新闻网记者来到了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倾听民二庭副庭长张亚梅讲述她与“法”的不解之缘。

与法初结缘 “法官形象引领我前行”

199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亚梅通过组织部的选调,踏入了青岛中院的大门,开启了实现自己法律理想的道路。谈起为何会选择干这一行时,张亚梅告诉记者,其实自己最早对法律感兴趣,是受律师行业的启发。“那时候小说和影视剧中塑造的律师形象睿智而严谨,援引各种法条对自己的委托人做出有利辩护,让我对法律的力量有了直观的感受,算是我在法律道路上的‘启蒙’。”

正是受到这些艺术形象影响,张亚梅开始迷恋上那个让人又敬又畏的“法”。在大学中修习法律专业的张亚梅通过一次次课外实践、模拟法庭等活动,不仅对法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司法审判中的重要角色——“法官”的形象也在她心中逐渐立体了起来。“定分止争、整纷剔蠹,作为一个法官,不仅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在某种程度上,法官的公正裁判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这份职业的伟大和神圣让我向往,引领我走上了这条道路。”

别了象牙塔 “法律迷”踏新程

学校和社会之间隔了一道分水岭,虽只一步之遥,却像两个世界,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一踏入社会仿佛就变成了一张白纸,难以运用。作为一个“过来人”,张亚梅告诉记者,初出茅庐的迷茫每个人都会有,但迷茫过后要稳定自己的心态,更加脚踏实地的去学习。

“刚进入法院是从书记员做起,发诉送达、庭审记录、装订案卷、归档保存……这些‘杂活’都是书记员的工作。”回忆起往事,张亚梅感慨颇深,“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电脑还没有十分普及,在做庭审记录的时候都是手写。特快专递也是不存在的,判决后的送达都是靠法官和书记员兼职‘送快递’,交到当事人手里。”

书记员的工作看似琐细,但却十分重要,贯穿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合议、宣判、送达、结案及归档等整个审判流程,对整个审判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张亚梅告诉记者,有赖于青岛中院成熟的梯队培养体系,自己成长得非常迅速,很快就掌握了工作方法和技巧。“进入中院的新人都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来指导工作,帮助我们尽快上手;再加上我本身就爱钻研,经常自己琢磨怎么把工作干得更好,很快就胜任了这份工作。”

新案难案有绝招 “钻子”法官专治疑难杂症

经过4年书记员职务的磨练,2001年,张亚梅成功获得了法官资格,开始从事审判工作。“成为一名法官,在欣喜的同时,我也清楚的知道肩上担子的分量。”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的经济现象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各种经济纠纷更可谓“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商事审判法官,张亚梅对此也品悟良多:“一个新生的社会现象,总是要先产生,然后人们才会去研究如何运用法律来约束它,有些时候法律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个事物就出现了矛盾纠纷,这对我们法官来说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张亚梅又发扬起了自己的“钻子”精神,每当遇到新类型的案件,张亚梅总会提前查阅法条资料和以往案例,通过前期的大量工作,把压力层层分解。“随着人们的法治意识的提高,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越来越多,法官要审理的案件也随之增加。遇到疑难案件时不能被压力束缚了手脚,而更应该迸发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去解决;同时要永远秉持着一颗客观公正的心,只有这样,在定分止争后,我们才能问心无愧的享受这份职业带来的尊荣感。”

万事理为先,“法官这一行,男女都一样”

在审视一份职业时,我们往往会不自觉的去考量这份工作更适合男性还是女性。在某些工作中,女性的细致、感性会使她们更加敏锐,但具体到法官这个岗位上,张亚梅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大家会认为女性是一种感情动物,但是作为一名法官,无论何时都要用理性客观的观念来分析事实。其实每一次庭审,都是一场理性与感性的碰撞,而法官的感性思维,只能用来辅助理性结论的得出,用来挖掘出案情中的细节,而不能压倒理性判断。”

张亚梅告诉记者,认真细心是每个法官都具有标准特征,也并非是女性的专利,法官的一个判决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人生轨迹,这份责任使得每个法官在判决时必须精益求精。“其实审判案件,就是查清事实然后运用法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法条越细致,判决就会越精准,当事人也会认为这个法官确实是根据案件事实依法进行的判决,也就越容易信服。”

勤工爱家两不误,“立身”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法官的工作是忙碌的,遇到疑难或是紧急的案情,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作为一名妻子和母亲,繁忙的工作作息并没有影响张亚梅对家人的关爱,而丈夫和孩子也给了她全力的支持。“有的时候碰上周末加班,家人就会送我来单位,晚上下班的时候再来接我。”张亚梅说,自己平时比较忙,晚饭一般都是丈夫来做,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亲自下厨,“每次问孩子更喜欢爸爸做的饭还是妈妈做的,孩子都会选妈妈,并不是我做饭真的好吃,而是孩子懂得心疼我,会安慰我。”

法院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张亚梅难免会将工作中养成的习惯“传染”给家人。“因为我们法官开庭都有准确时间,给当事人的传票上也标明了几点到庭,几点开庭。开庭那天往往是当事人见法官的第一面,法官按时出庭是对案件的重视,也是对当事人的尊重,所以我的时间观念特别强。”张亚梅说,受自己“职业病”的影响,孩子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从小学到初中,无论是学校还是辅导班都从不迟到。“我认为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品格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孩子就会有样学样。”

22年的司法审判生涯,张亚梅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民二庭的副庭长,从业年限越长,张亚梅越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更多。“作为一名法官,如何看待一个案件其实无关标的额,而在于你的责任心。当事人来到法院,不管是因为一百块还是一个亿,他对法律公正的期许都是一样的。我只有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才能让判决更加精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公平正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