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本站公告 > 正文

我是军人我怕啥?退伍老兵新哨位上再争先

2019-02-20 14:05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2月20日讯(记者 潘旭)说起军人,总有那么几个关键词会映入我们的脑海,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忠于使命、勇往直前等等,东仲社区的退伍老兵邱庆山就用自己的点滴生活,勾绘了军人勇往直前优良品质的风采画卷。

今年61岁的邱庆山是一名有五年军龄的老兵。1978年,刚满20岁的邱庆山怀着磨砺自己、报效祖国的想法参军入伍,离家万里来到了重庆,成为了一名通讯兵。“通讯兵负责的就是保障部队的通讯联络、信息的上传下达以及军用通信设备的维护检修。”邱庆山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算是技术兵种,但平日的训练却一点也不能落下。“刚入伍的时候都要接受新兵训练,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作战技能,还得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

说起自己的军旅往事,邱庆山如数家珍。“对于我们通讯兵来说,日常的设备巡检、轻微损坏都是家常便饭,而一旦有了重大事故或是作战任务,我们的工作压力和风险就会成倍增长。”一次暴雨来袭,闪电击中了埋在山里的一段通信电缆,部队的通信设备瘫痪,邱庆山和他的战友们冒雨赶赴事故现场。“我们有公式可以计算出出现问题的电缆段,所以寻找故障点是很容易的,麻烦的是检修的过程。”在深山中冒雨检修电缆,不仅要面临潜在的触电风险,甚至随时可能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险情。但军令如山,部队的通讯一刻也不能耽搁,更是凸显了这只专业技术部队的重要性。而一旦有了作战任务,通讯兵就要一个萝卜一个坑,被指派到连接作战部队的各个点上去,保证在战斗期间的通讯时刻不断。邱庆山说,自己是个急性子,有了检修任务,也顾不得危险不危险,只有往前冲。“我们是军人,有了险情我们不顶上去,难道要让国家、部队和人民受损失么?”

1983年,退伍后的邱庆山回到了家乡青岛,在国棉三厂担任消防员。在一次气流纺车间火灾事故中,邱庆山再一次展现了他勇往直前的性格。“当时火已经扑灭了,我们几个消防员在检查起火点和事故原因。”邱庆山说,为了调查是否为电缆老化断裂漏电起火,邱庆山头一个冲进了昏暗的地沟中,排查电缆。“当时真是很危险,我顺着电缆慢慢往前摸索,突然‘啪’的一下,一道电流就把我打回去了,我赶紧跟后面的队员说别往前走了,这里漏电,让电工师傅进来维修,总算是消灭了这个安全隐患。”

如今的邱庆山,告别了部队和工作单位,社区又成了他发挥余热的新“战场”,在东仲社区担任起了楼长、支部书记和市民街长。在从事社区工作中,邱庆山仍然保持着当兵时的那股冲劲,事事敢为人先,“事不成,人不休”。邱庆山告诉记者,自己担任了楼长后立刻摸排了管辖范围内楼栋的住户情况,对楼里有几户老人、年龄如何、是否独居等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而对待自己市民街长的工作,邱庆山更是全心投入。一天晚上,邱庆山的搭档给他打来了电话,说体育街上刚清理过的小广告又死灰复燃。邱庆山没有丝毫耽搁,喊上队友,带起工具就赶去了体育街,那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采访的最后,邱庆山告诉记者,军人的本职工作就是保家卫国,为人民的幸福安康护航 ,无论什么时候,自己都会坚守这一信念。“我是个军人,事事都要冲锋在前,不仅战争年代是这样,只要对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有利,无论何时,我都要冲在最前头,做大家的开路先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