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历史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人民论坛)——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⑥

2019-02-02 22:35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盛玉雷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历史之于国家民族,犹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丢失了记忆,就丢失了自我;国家民族丢失了历史,也就丢失了现实和未来的依凭。

主张“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告诫“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指出“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强调“要坚持正确历史观”。

以史正人、以史化风,在当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人说,“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对这样的灵魂之病,还需彻底祛除病灶。荧屏上,民族罪人被演绎成风度绅士,时代楷模却被塑造成道德有亏,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被矮化成“宫斗”“权谋”;网帖里,有人调侃污蔑英雄人物、革命先烈,编造篡改党史、国史、军史;生活中,“精日分子”出没,出格举止挑战底线……无论是所谓“重新评价”的虚无主义,还是所谓“还原真相”的解构崇高,或者所谓“利益至上”的泛娱乐化,都是以主观替代客观、以片段取代整体、以臆想揣摩史实,不仅影响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更危及国家发展的价值底盘、精神基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探索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基体”,构筑出亿万人民的“意义世界”。鲁迅曾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的未来”,轻视历史、歪曲历史、消解历史,如何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梁启超认为,历史是“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的确,历史不仅拥有“时空位置的特殊性”,也存在“时间的秩序”“因果的联系”。用孤立、片面、曲解的方法观察历史,就容易忽略客观的史实、必然的规律、主流的叙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说到底是将历史当作了予取予求的工具,是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歪曲历史来歪曲未来。只有全面、客观、综合地认识历史,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能让历史告诉未来、从历史走向未来。

历史从不遥远,也从未远去。常葆一颗敬畏之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我们就能在了解昨天的基础上,把握今天、开创明天。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