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综合类 > 正文

漂洋过海来看你

2018-12-12 09:45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江河湖海可以隔开一座山、一座城、一个国,既是屏障,也是阻碍和天堑。青岛和黄岛被一片海隔开了,这片海很小,小到两头都触目可见,清晰得能看到彼此的楼群。但它是海,从此到彼绕过这片海得两个小时,如果直接从海上过不需一个小时。

从海上跨越,唯有船。上世纪80年代初,没有什么固定的航船来连接两岸的海上交通。青岛港务局等单位的船是接送上下班的职工的,不对外开放,偶尔托朋友搭个便船得很大的面子。那些船都小,比现在的快艇大不了多少。潮位时不时捉弄人,退潮大了,船靠不了岸;长潮大了,船头高出岸边很多,两种情况都要临时搭座桥。一条木板横架船头和岸,踩着悬空桥走到船上,真是练胆量。“桥”颤颤的,桥下深蓝的海水一晃一晃,桥头搭着的船随海浪一起一伏,走上去腿发颤。一步一步挪到船头,一大步跨上船,稳一下要跳出的心,恨不能大喊一声:青岛再美也不去了!不就是有条中山路吗?不就是有个栈桥吗?不就是有中山公园、八大关吗……

印象里过海是被青岛的这些地方吸引的,当时的中山路的确繁华,相比宁静的小黄岛有天壤之别。那条路上店铺密集,商品琳琅满目,记得就在那瘦成一个小门脸的古籍书店,我第一次感受到靛蓝色书籍封面的古朴,第一次看到了丰子恺的画,“瞻瞻的车”从此在心上跑过,两把蒲扇停住了……

栈桥是青岛的标志物,与栈桥合影的人,多得要排队。那时自己有相机的人很少,栈桥上支摊拍照的人,生意火爆。翻翻老照片,谁有张与栈桥的合影,也是一份骄傲。青岛也那么骄傲地立在海东岸,傲视一切,即使漂洋过海也要去看它,即使踩着悬桥,胆战心惊也要挤上船!

求人搭船,拥挤渡船的状态,到1986年年底改变。1.2元,一张票,一艘载人也载车的大轮渡,买上票就可以漂洋过海了。轮渡大,还有车压阵,航行极平稳,轻微晕船的人也不怕了。即便潮位做怪,坚固的铁板桥面也能走得稳妥。轮渡半小时一班,从早六点半一直忙碌到晚九点,启程到靠岸最多不超过40分钟。再后来,有了快艇,快到15分钟到达!海,小小的海似被轻松跨越。

只是如此密集的班次,如此大的船,乘船的人仍是挨挨挤挤,排在最前面的人上船了,排在最后面的人还没到检票口。赶上台风和大雾,轮渡也找不到方向,船次再多也有时间限制。要过海办事总要提前打算,看好天气预报。曾经有位慢性子朋友周末去逛青岛,逛得兴奋,晚上9点的船愣是没赶上,不得不在候船厅滞留一夜,第二天坐早班船赶回黄岛上班。

小小的海真的不小,说拦就拦住,说挡就挡住,任两岸的人着急,它自顾潮起潮落。

问题,在时代的发展面前迎刃而解。2011年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继通航,坐车奔驰在桥上,仿佛海鸥一样飞翔;坐车穿越隧道,如鱼儿一般8分钟瞬间游过那片海。

四十年,漂洋过海来看你,不再是去青岛看栈桥、八大关、小青岛,西海岸吸引了更多的目光,更多的青岛人来到西海岸踩金沙滩、银沙滩,走唐岛湾,观灵山湾……

四十年,一片海还是一片海,人们跨越它的方式一变再变,车、船,海上过,海底穿,浓雾、大风不能再逞强,两岸的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方便的交通方式,过海,容易!

九月,几个月的禁渔期开放了。一位住在隧道口的朋友说,大清早开车过海,去团岛早市采购海鲜,顺便买上早点回来也没耽误上班。不禁想起那位在候船厅过夜的朋友,多年的事成了故事,看来是故事的事,在现在都不再是事。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