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合之光
夜色下的海面,璀璨的烟火腾空而起,带着万众瞩目的目光,带着中国新时代的梦想,带着一个城市的荣光,在浮山湾上空绽放,绽放,绽放!绚丽的烟花,五彩的焰火,在历史的天空定格,这是上合之光。
黄海之畔的夜空,是巨大广袤的幕布;浮山湾的海面,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舞台;青岛整个城市,是流光溢彩的良辰美景。
时间的指针指向这一刻,时代铭记这一刻。2018年6月9日,上合峰会在青岛召开。浮山湾海面上,《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盛大开幕。《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五个篇章,在天与地之间,在海与城之间,陆续上演。层层海浪轻吻着青岛奥帆中心的防浪堤,伫立时代的潮头极目海天。此时此刻,一座闪闪发光的灯塔将上合之帆的未来航程照亮。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大国的胸怀。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是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这些儒家的经典理念,在这个夜晚,随着绚丽的烟花,直上九霄,与漫天星辰的光芒,汇聚在一起,传遍寰宇。这些儒家的经典理念,化作青岛之彩,上合之光,随着大海上流动的浪花,随着远航的帆船,遍及世界。
二、奥帆中心
2018年,浮山湾上空定格上合之光。
2008年,浮山湾之畔定格奥帆之影。
相约北京,扬帆青岛。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青岛承担奥运会帆船比赛。浮山湾畔,帆船与云影齐飞,彩旗共助威飞扬。位于燕儿岛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又称“青岛国际帆船中心”)聚焦世界的目光。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这也是青岛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青岛奥帆中心千帆云集,万船竞渡。燕儿岛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8月20日下午,当殷剑冲过终点时,青岛奥帆中心现场万余名观众瞬间沸腾。殷剑不仅夺得个人的女子帆板金牌,并且创造了历史: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帆船帆板项目上终于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从2008年开始,因为青岛奥帆中心的建成,青岛又多了一张“帆船之都”的名片。当市民、游客漫步青岛奥帆中心,站在矗立在海边的“燕岛秋潮”碑石合影时,是否会想起浮山湾的陈年往事、燕儿岛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历史深处的燕儿岛,了解它的沧桑巨变。上个世纪初,浮山湾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港码头,浮山所村的居民还靠打渔为生……
三、渔船旧影
浮山所村前的海湾,明清时期一直称浮山所口。清代《即墨县志》记其名为“浮山所口”。后来,皆沿用此名,1997年出版的青岛地图仍标此名。1999年出版的《青岛市志·自然环境志》和1999年出版的《青岛概况》,皆记此处为“浮山湾”。
浮山湾,非常形象,像一勾弯月,横卧在浮山所村前,湾内水域辽阔,滩缓水清,浅处可张网捕鱼,深处可扬帆行舟。浮山湾东起燕儿岛,西至绿豆岛(今太平角),海岸线长达3.5公里。浮山湾西部因太平角海岬沉积作用形成了细软的海滩(即第三海水浴场),而东部海岸因海蚀现象作用,岩礁峭壁,如刀削斧劈,浪激水湍,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岸堤,巨浪滔天,煞为壮观。早期青岛十景之一的“燕岛秋潮”因此得名。
据《浮山所志》记载,旧时,浮山所村与周围各村一道,在燕儿岛西北角的小海湾处垒起了一条长达50米的石墙,作为停泊渔船的码头,名为“湾子墙”,道光元年(1821)又进行过重修。每年农历四月,是捕获鲅鱼、刀鱼的季节,当地称为“四月海”,这时湾子墙一带便成了海产品交易市场,热闹非凡,附近几个村庄还联手在这里搭台唱大戏,庆祝渔业丰收。有一首民谚浮动在浮山所村老人的记忆中:“楸树扭嘴,打鱼的下水;楸树开花,打鱼的还家。”
为保佑渔民海上作业平安,建有龙王庙,坐落在燕儿岛最高处,庙殿比较高大,庙门朝西南方向。殿内供奉龙王诸神。过去,附近村的渔民出海前,都要到龙王庙烧香,以求龙王保佑海上平安。庙的门联是:“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世太平。”1933年,浮山所村为建小学,卖了燕儿岛部分土地,龙王庙另建。龙王庙不知坍塌于何时。现遗址尚可辨识。
四、燕岛秋潮
燕儿岛在浮山湾的东端,是一个突出海中的岬角,清代《即墨县志》记有其名。每年秋天,海鸟迁徙,成群海鸟聚集,停留其上歇息,故名。1901年出版的由德国人谋乐编撰的《山东德邑村镇志》在介绍浮山所时,对燕儿岛描述如下,“按照中国地图,岸边有一小岛名叫燕儿岛,即‘燕子的岛’,其西是绿豆岛。这两个岛现在与陆地相连,即使在高潮时其连接处也不被淹没。”1937年出版的《青岛概况》将该岛列为青岛十景之一,名为“燕岛秋潮”,其文记为:“燕儿岛环浮山所之东,半岛孤悬,作飞入海中之势,秋高潮涌,尤为可观。”
在青岛开埠之初,燕儿岛是青岛海边的偏僻、荒凉之隅。即使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的原因,“燕岛秋潮”没有栈桥、汇泉等景点的知名度高。由于北海船厂在浮山湾的建立,这一景观受到影响,“燕岛秋潮”被人们渐渐遗忘。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曾有人担心大规模的建设会使本来就被遗忘的“燕岛秋潮”不复存在。令人欣喜的是,这个问题用燕儿岛山中开出一条隧道的方式解决了,使得山上的植被完好无损,更使得“燕岛秋潮”这个景点得以保存,“燕岛秋潮”又获得了新生。
看潮起潮落,人间几度兴衰,燕儿岛的潮音响在历史深处,回旋在现实与未来。
五、历史足迹
燕儿岛之于青岛市,一度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燕儿岛见证了青岛的历史,战争的烙印留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上。
1914年,日本垂涎德国在青岛的利益,早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向德国宣战,燕儿岛铭记下入侵者的脚印。1914年8月至11月,日德战争中,德军在浮山湾布下防线,日军所属部队派出一个小队攻占了南部海边上的燕儿岛小高地。日军以燕儿岛为跳板,直扑小湛山堡垒。那一段战争的硝烟虽然消逝在历史的天空,但燕儿岛之于青岛的军事价值凸显出来。
1947年夏,燕儿岛西海滩被美国海军辟为专用海水浴场,禁止村民在此赶海、捕鱼。1949年5月,美国海军撤出青岛。一个时代结束了,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而燕儿岛的秋潮,年年如此,在海边的礁石上掀起千堆雪。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此后,燕儿岛上建了军用品仓库和靶场。1968年8月,交通部红星船舶修造厂(即后来的北海船厂)在浮山所湾建厂。燕儿岛渐渐远离了公众的视线,不为市民所熟知。此后,燕儿岛陷入长久的寂静,它在静悄悄地等来身份的转变——2001年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决定在此建设奥帆中心。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青岛承担奥运会帆船比赛,奥帆中心选址燕儿岛。就这样,燕儿岛完成了华丽转身。北海船厂从2003年2月12日开始西迁。在拆迁之时,笔者深入采访,仍然记得船厂拆除,人员撤出后,留下的一地苍凉和凌乱。2006年6月30日,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全部完工,以海纳百川之气度,笑纳八方帆船汇集。
六、人间沧桑
上世纪30年代,燕儿岛还是青岛的郊区,但城市发展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1933年,为筹集资金兴建浮山所小学校舍,浮山所村出让燕儿岛10亩准许万国体育会建青年营(国际夏令营),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兴建浮山所小学校舍。
1932年暑假,赵太侔接任山东大学校长以后,在燕儿岛附近建山东大学的农业试验场,培育果木。1934年夏天,武汉大学教授苏雪林来青岛避暑,曾游览山大果圃,写下《岛居漫兴》一组游记,为后人留下那时燕儿岛的情形。苏雪林写道:“果圃所种大部分是苹果。除北方土产,外国名种也搜罗了来试植。据说美国苹果有二百余种:小如核桃的,大如柚子的,青如翠玉的,红如玛瑙的,滴溜滚圆如皮球的,腰肥颈细如葫芦的,专作果品吃的,专供酿酒用的,颜色、形状、味道、用途,各有区别。”燕儿岛山大果圃距青岛市区偏远,而无车马喧,山大果圃除了培育果木,还养育鸡鸭,颇有乡村风味。苏雪林置身绿荫,听鸟声虫语,觉得果圃管理员的生活很惬意,“很觉羡慕”。
此后,燕儿岛附近的土地,以及浮山所周边,生长着蔬菜和庄稼。这片土地是安静的,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中轮回,年年如此。如同在岁月之中等待一声春雷,将其唤醒,将其激活。
1984年,青岛踏上全面改革的快车道。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东部大开发激活浮山所周边的土地。1992年8月7日,东部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工程正式动工。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这东部沃土拔节生长。新城区日新月异,五四广场上那红色的五月的风,是来自历史深处的风,这又是传承的风,改革的风,所到之处,旧貌换新颜。菜地里生出青岛新城区,在浮山湾畔延展。沉船侧畔千帆过,是百舸争流的帆船赛,是航向各大洲各大洋的“青岛号”。燕儿岛亦迎来世纪的蝶变。
青岛的栈桥代表了青岛过去一百年的历史,青岛的胶州湾大桥和奥帆中心代表了新的一百年。
如今的浮山湾畔是青岛的新市区,商业的黄金地段。青岛奥帆中心成为游客旅游的必至之所。燕儿岛是青岛市区沿海的一颗明珠,帆船运动中心和旅游观光景点的双重身份,让它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2018年6月,青岛上合峰会过后,位于燕儿岛奥帆中心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因为是上合青岛峰会的主场馆,成为游客游览的新景点。
如今,青岛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以胶州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以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以鳌山湾群为依托打造东部湾城,构筑海湾型大青岛格局。在“全域统筹”的崭新棋局中,胶州湾北岸的广阔腹地将接棒西部、东部和西海岸城区,蓝色的海岸线,广袤的土地上,将尽情书写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