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关古驿道
娘子关雄姿
娘子关“悬泉”
山西人喜欢用“走出娘子关”形容开放的态度。娘子关,作为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号称“三晋之门户,京都之咽喉”,有着非同寻常的地理意义。它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而得名。其地势险要,自古为太行山重要通道,兵家必争之地。从东汉后期董卓驻兵设“董卓垒”开始的1800多年间,历代均有相应的军事设施,现存有固关长城、成天寨、娘子关关城等丰富的战争文化遗产,“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自秦汉至清代,娘子关一直是“上通秦晋,下接燕赵,往来商旅糜为遵行,上下之要路,出入之中途也”,留下了许多古店铺、古客栈,由此形成娘子关特有的建筑形式,前店后居。
这座名垂青史的千古雄关,就位于晋冀两省交界的山西省平定县内。此关下的娘子关村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并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旅游名镇、最美乡村。近年来,该村依托当地的人文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创新旅游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如何创新发展娘子关旅游业,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成了娘子关旅游发展的首要问题。
11月1日上午,记者专程来到平定县娘子关镇娘子关村采访,恰好遇到了平定县县长韩加政及北京大学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窦文章、副院长李国卿、中信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等一行,前来考察调研娘子关旅游景区规划开发工作。当天,娘子关镇党委书记朱继明、县文物旅游局局长郗臣陪同调研。
考察团先后前往娘子关关城、娘子关瀑布、平阳湖公园、水上人家、兴隆古街等地实地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了景区的历史沿革、基础建设、景区承载力、旅游收入等情况,并就娘子关景区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设性意见。
参观水上人家时,县长韩加政向屋主杨爱芬了解了家庭情况后讲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娘子关旅游业发展起来,大家的生活才可以更富裕。”参观兴隆古街时,他表示,要借鉴平遥古城经验,规划完善基础建设,将这条古街打造成独具当地特色的古街道。
娘子关村以东的河谷海拔仅350米,南岸的绵山海拔为850米,高差达500米,在高山深谷之间,一条古道贯穿东西,娘子关就雄踞在这条古道上。娘子关村也叫“苇泽村”,因与长流不息的绵水相伴,两岸树木茂密,河边苇叶丛生,而得名“苇泽”。隋代娘子关开通商道后,娘子关村便成了人口密集、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驿。
今天的娘子关村依山而建,顺水而居,分布在长约2公里的沿河岸边,俨然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水给了村子灵气,形成了“人在水上走,水在屋下流”的人间美景。
村落房舍多为石头垒砌,每间房屋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水网似的溪水沿着墙基穿房过户。水从石槽流过,又淌进一个个阶梯式的圆形石臼,之后不知在什么地方消失了。打开院内的“井”盖,弯下腰就能从里面拎起一桶荡着水花的河水。
“水上人家”为村中一景。在这座小院内,修建有小桥,让溪水沿着院子转。头顶上有葡萄架,桥边有石桌石凳,令人顿生世外桃源之感。
村中有24台大石磨,很远就能听到大石磨轰隆隆的响声。在河水的推动下,大石磨日夜不停地转动。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赶着牲口来村里磨米磨面。村中家家户户都有自制的水动石磨,加工味道香甜的水磨面根本不用出户,更少了一份推碾转磨的辛苦。
穿村而过的是一条古时称为“兴隆街”的明清古道,修建的具体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但从那些依旧保持古风古韵的民居建筑和青石板路上的坑洼,仍能读出它久远的历史。精明的娘子关村人靠着24台大磨加工粮食,沿街开店设铺,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
到过娘子关的人,总是会被其雄伟、险峻所折服,可在它的脚下,清澈的溪水绕过家家户户,构成一座精致而妩媚的小村庄。目前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大多数是商贾之后,也有守关将士的后代。
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还有著名的娘子关瀑布,它古称悬泉,又称水帘洞瀑布,是中国十大水帘瀑布之一。因山坡谷中泉眼累累,形成了悬泉。瀑布由多股泉水汇流而成,沿悬崖峭壁倾泻而下,悬空如白练挂在石壁前,形成高达十几丈高的飞流。瀑布旁有“趵突泉”突突喷涌,并有诸多小“趵突泉”相映衬。一股股水流喷吐冒出,浪花纷飞,日夜不息,常年涌流,给娘子关风光增色不少。千百年来,这一壮丽的大自然奇观吸引了无数的名人墨客前来,并留下了大量诗词墨宝。
最后,我们来到了约6公里外的固关——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固关长城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古驿道深深。清康熙帝西巡路经此地,赞叹此关的雄伟,赋《过固关》诗一首。险隘要塞的固关被国家文物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称之为“小八达岭”,已是平定的东大门和太旧高速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罗先生考证,固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万里长城还早155年。虽然现存遗迹多为明代建筑,但从始建年算起,它已有2375年的历史,国内少见。
本报记者李尚鸿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