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老家,路过儿时玩过的地方,禁不住心头一震。
残瓦老宅已无人居住,矮矮的乱石花墙围成的木栅栏门上扣着一把经日无人开启的绣锁,周围一片寂静,唯有残墙上恣意攀爬的葫芦藤在绵延着生命的倔强。葫芦花在烈日的映射下闭合着,等待着傍晚时分静静地开启。葫芦藤已无人搭理,小院内杂草丛生。儿时故乡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葫芦花,葫芦蛾,你不吃,捞不着”……
美丽的仲夏夜、梦幻般的葫芦花游戏渐次清晰了。我闭上眼睛,任由思绪重合在旧时光里,把往事吟成了一首诗《仲夏夜的葫芦花》:
葫芦一串坠残宅,物是人非究可哀。
想那童谣熏夜色,白花捻起引蛾来。
儿时的仲夏夜,真的是纯净成了一首诗、一支童谣、一部童话,那么天真、梦幻、无忧无虑。
蚊虫、萤火虫、葫芦蛾,对于气味和环境应该都有敏锐的感觉。葫芦蛾通体呈灰褐色,翅膀短小,体态略肥,因而不太灵活,但其对于葫芦花的香气是情有独钟的。
每到傍晚时分,葫芦花张开花苞,散发出一天内聚集的香气,葫芦蛾便陆陆续续飞来采食。老奶奶从矮矮的石墙上掐下葫芦花分发给孩子们,孩子们便开始了诱捕葫芦蛾的游戏了。孩子们有的很认真,有的嘻嘻呵呵,每人手里都擎着一支葫芦花,边跑边哼着童谣,貌似不哼着这童谣,葫芦蛾便不会被招来。
葫芦蛾两须正中有一支细长的“嘴”,平时卷曲着,觅食时迅速打开,像吸管一样伸入花心。葫芦蛾又被称作葫芦须,许是孩子们把它细长的嘴误当成“须”了。
哼着童谣的过程,葫芦蛾寻着花香就飞来了,一俟长须探入花心,只需小心一捏,葫芦蛾就成了孩子手中的“风筝”……孩子们开心极了。
战绩最丰厚的是扎着麻花辫的邻家小姐姐,小姐姐伶牙俐齿,善于向大人们告状,即使比她大点的男孩子都不敢欺负她。她聪明、勤快,这类的游戏自然也玩得比我们好。
玩腻了葫芦须的游戏,孩子们便来到自家巷口乘凉了。身边三五米处有暗火点燃的山胡椒草,那是专为驱除蚊虫而控制燃烧的只冒有青烟的山草。蚊虫嗅此烟味,避之唯恐不及。大人们早已从家里拿出凉席,铺在扫净的地面上。孩子们一窝蜂涌在凉席上,或坐或躺,互相嬉戏。小姐姐从家中端出了热乎乎的米粥,催着老奶奶讲天仙女的故事。老奶奶用大蒲扇轻轻拍打着孩子,驱逐着蚊虫和闷热。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不知不觉就换成了催眠的曲子。
孩子们在老奶奶叨念的故事中渐渐睡着了,山胡椒草覆过一遍又一遍,月亮慢慢向西山岗移去。睡熟的孩子手心里还牢牢攥着一支葫芦花。
夜深了。
仍有闲不住的孩子,又擎着葫芦花去后街上疯跑了。远处隐隐传来童稚的回声:“葫芦须,葫芦蔓……”
余音和着山草烟一起缭绕在小村子空旷的夜空上。
时光荏苒,天各一方。几年后小姐姐随着家人一起迁往北京,再无了音讯。分葫芦花的老奶奶也早已故去,据说儿孙们都定居在南方,多少年没回来过了,只撂下这空空的老宅无人问津。
作完这篇小文后,文友们陆续发来了他们儿时有关葫芦花引蛾的一些童谣:
“葫芦花,葫芦蛾,到我花上落一落”;
“葫芦须,葫芦蔓,小偷最后一顿饭”;
“葫芦须,葫芦蛾,你不来吃我不撤”;
“葫芦须,葫芦须,来得晚了没有屋”;
“葫芦花,葫芦蛾,你不吃,捞不着”
……
民风各有异,十里不同天。各地民谣虽有不同,但都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同一段时光。时光里盛满了儿时的欢乐和对故乡的眷恋,还有,也许还有一丝无言的惆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