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1月12日讯 11月12日,由青岛链湾研究院主办,链方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链湾系列论坛暨链湾基金平台全球发布会”在青岛中联自由港湾隆重举办。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会长、元和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正喜参会,并发表了题为《区块链+实体经济,共创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
「多事之秋」到此为止 「百年变局」正在形成
2018年是个多事之年,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金融界、投资界,都处于焦虑、动荡、信心渐失的感觉中。造成这种感受的原因,包括2018年初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还有某些网上流传的片面言论,如有人鼓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使命,即将离场」等等。
今年监管层着力推广去杠杆,其实这件事已经谈论了很多年,但今年的去杠杆力度尤其大。我认为监管层今年采取去杠杆措施是对的,只是下手略重,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实体经济流动性缺乏,资金紧张乃至经济困难,这是监管层的「无心之失」。中国经济去杠杆是个必然的历史阶段,只是在这过程中,对轻重的掌握有所偏颇。
但以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个必然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承受它的影响。
国家去杠杆的过程的确比较困难,造成了实体经济困难、上市公司困难、流动性紧张,但这个阶段已经结束了。2018年11月1号,最高领导人组织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表示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此后,银行纷纷表态并出台相关政策,很多敬业的银行领导甚至通宵工作,很快就拿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一系列方便贷款、简化手续、提高幅度的措施。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提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就是说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要把不低于1/3的贷款投向民营企业,中小型银行则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的「动员令」,从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后,真正吹响了支持民营企业家发展的号角。
今年以来出台的部分政策,比如说所有的民营企业要建立工会、建立党组织,这些都被误读为民营企业要交权。还有最近一两年提出关于打黑除恶的行动,要打掉一批「恶势力」,也被解读为对民营企业下手,要没收民营企业家资产。
以上内容全都是误读。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还有一篇说民营企业要离场的文章,造成了整个实体经济界的极大恐慌和误解,很多业内朋友一见面,大家都在谈论怎么「走出去」,转移资金或者办理移民。这就是今年一月到十月的现况,所以称之为「多事之秋」。
但是,从11月1号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到5天后的11月5号,主席在上海的进博会开幕式上也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前后5天时间,两个重要政策的发布,向全社会、全世界宣布中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大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高潮即将到来。所以我们说,多事之秋到此为止,百年变局正在形成。
如今 中国的「股权投资时代」已到来
我想给大家介绍:中国的「股权投资时代」正在到来,很多机会已在眼前。
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于经济极度匮乏的时代大背景下,这是时代的召唤,中华民族走到那个时间节点上,可以说别无他路可走。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共出现过三波「创富」的高潮。
第一波是「胆大创富」的阶段。大概在1978年到1995年之间,一批「胆大」的人进入了创富的潮流。他们有在国企工作不下去的,有「犯错」被处理的,还有需要自谋生路的,时代给了他们一些出路,比方说经营小卖部、运输社,还有做贸易公司等等。
第二波是「关系致富」的阶段。从1992年进一步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进入了更深的阶段,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从一些竞争性行业退出,生产要素组合进一步市场化,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十八大召开。这些都是政府主导的,本阶段的「创业」需要通过各种关系整合资源。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批极大的贪污腐败现象,从十八大以后,也在渐渐地改善。
第三波是「房地产造富」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房产从福利分配走向市场化,直到十八大后期,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造富的时代也将近尾声了。
三波创富的时代都过去了,那现在又是什么时代呢?从十八大末期到十九大开始,我们进入了「股权造富」的时代。我们认为,中国的股权投资时代将会有20-30年的红利期。
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40年间,中国的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侧重于「量」的增长,受益于人口红利下便宜的劳动力成本。
改革开放后,我们从国有体制中求变,选择了改革开放道路,致力于解决温饱问题,走向物质资料丰富的时代,尤其到后几年,生产能力的扩张,超出了人民的消费水平,供、求方式发生逆转。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及「新常态」,看到了生产和消费逆转带来的变化。2014年11月9日,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他于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此关键词,并指出其特点,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常态」下,旧有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历史的呼唤,包括保持合理经济增长速度,以升级促转型,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发展动力要进行切换等理念。
创新驱动,是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基因,因此,在统筹「速度」、「质量」发展的同时,应全力发展创新事业。2017年10月,国家最高领导人就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现况下,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内在的「发动机」都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市场。
我一直想查找中、美两国私募股权资总额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以说明股权投资在两国的发展态势。目前,美国的数据还没找到,我们找了美国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历史作为替代参考数据,它的规模足够大,历史也较悠久。
在对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投资品类的归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年到2016年,该基金配置的私募股权资产比例,从14.5%上升到30%左右,并保持在30%上下。
再来看中国,从2007年到2017年十年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私募股权投资占比有多少呢?只占了1%。
所以说,目前国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私募股权投资所占比例仅相当于美国的1/30,如果我们要达到美国的占比水平,恐怕还要20-30年,这将是未来中国最吸引人的浪潮之一,我相信美好的「股权投资时代」已经到来。
「数字资产交易时代」呼之欲出 区块链将渗透至方方面面
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市场,其中的核心关键,则是创业公司股权的流动性。要更好地提高股权流动性,就要谈到由区块链推动的「数字资产交易时代」。
在股权投资时代的大背景下,「数字资产交易时代」呼之欲出。当下,区块链技术有望提供一个更实时、更透明、更信任的交易平台,并实现「可信数字化」,这有利于降低投资的风险,促进股权流通性,降低股权投资的成本,提高股权交易的效率。
秘鲁著名经济学家赫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de Soto Polar)写过一本书,叫做《资本的秘密》。书中讨论了几个问题:第三世界为什么穷?发达国家为什么富?在他的视角中,这样的贫富差距是因为发达国家有完备的资本市场——股权投资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第三世界国家则严重缺乏股权投资市场。
资本能够「造富」,带来财富的极大爆发,那怎么才能刺激社会经济活跃发展?答案是构建更为发达的股权投资资本市场。
发展中的区块链技术,将渗透到资本市场交易环节的方方面面,有益于构建更发达的股权投资市场。
在可预见的未来,更广泛的交易场景是:大量交易将由线下转到链上,物理空间的实物资产将被更广泛地映射到网络空间,数字资产将成为未来社会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核心资产。
如今,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区块链技术则为数字交易提供了重要工具。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区块链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有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
技术创新和需求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需求促进了创新,创新满足了需求。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核心需求——股权交易的便利化得到满足:更简单、更可信、更高效、成本更低的高频交易场景应运而生。甚至可以说,没有区块链技术的突破,就没有「数字资产交易时代」。
股权投资流入区块链 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虽然现在区块链在投资界,在创新创业领域里都有很多不同声音,但是区块链的创新事业方兴未艾,一直未曾停下脚步。
从2013年到2017年,大约四年时间,新增的区块链公司数量从31个增加到178个,截至2017年,区块链产业新成立公司已有434家,到2018年3月底已达456家。
我们相信,未来会涌现出更多区块链公司。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是区块链的创新创业一直在增长,股权投资始终对区块链产业保持着关注度。从2016年起,区块链领域的投资热度明显上升,投资事件达到60起,是2015年的5倍;2017年是投资高峰期;预计2018年将依然保持较高态势。
接下来,我还想和大家分享的观点是:区块链依然是比较稚嫩的领域,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
目前,接近90%的投资事件,都集中在早期阶段(A轮及以前),除不到10%的战略投资外,B轮及以后的投资事件占比仅为2%。由此可见,区块链产业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随产业发展及项目落地速度的加快,这一领域未来可期。
另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随着高层、监管层对区块链的认识加深,相关的国家科技战略体系也在逐步构建。
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首次提及区块链,将其与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无人驾驶交通工具等技术并列,作为重点前沿技术,明确提出需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
在这以后,区块链领域仍然不断涌现各种政策,各地政府也积极从产业高度定位区块链技术,把握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包括河北、山东、广西等省,贵州、广州、南京、赣州、重庆等市。
区块链产业脉络逐渐清晰 其应用从金融系统延展到实体经济
随着资本的涌入,加上政策的助力,区块链的产业脉络目前已渐渐清晰。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链条已形成:上游主要是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下游主要是产业技术应用服务,以及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涉及各行各业。
因区块链的技术具有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可追溯特征,与金融市场的业务相匹配,非常符合金融系统的业务需求,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细分领域落地应用。
试举几个区块链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合作,推出首个国内信用证区块链应用,招商银行落地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前几天我还得到消息,由布比区块链提供深度支持的贵阳银行供应链金融平台「爽融链」,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颁发的「2018金融区块链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奖牌。
在金融系统中,区块链加速了「可信数字化」,带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说到底,金融服务的本质还是一种服务,那么服务谁呢?这就回到主题——区块链+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都包括什么呢?信贷、工业金融、结算等等各种交易。区块链技术的进步,使得实体经济各种交易场景的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运营成本降低且业务提速。
目前,金融机构、实体企业间,还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需建立起确保实体产业经营信息准确传递至金融机构的机制,这一点只有区块链能够做到。
区块链能够实现「可信数字化」,进而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基于区块链系统,数据可以被有效地确权,被多方验证,同时不可篡改,基本上可较为有效地保障数据真实性,大大降低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风险和成本,极大地提高效率
目前,随着从业者的努力,区块链的技术在不断落地,落地场景越来越多。因几乎所有的产业场景都涉及交易,因此,区块链几乎在所有的产业中都能落地应用。截至2018年3月底,区块链领域新成立的公司中,「实体经济应用」方向最多,达到109家,占比接近1/4。
区块链技术开始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产业区块链」项目,如:北京「溯安链」应用于广西小红薯、阳原杂粮、黑龙江大米生产流通供应链;安妮股份基于区块链的版权存证服务,为百万作品提供了确权服务;沃尔玛则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创新食品供应链协作模式。
未来,我们认为区块链落地的「主战场」是实体经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将集中体现为落地产业场景后带来的「价值增量」,可将传统产业中的「实物流」转化为「信息流」,以及结合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资产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实体产业的商业模式实现前所未有的创新,甚至深度的变革。
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块链有三个关键作用:
一、降成本。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提升企业之间协作环节的信息可信度。链上的企业进行交易时,可以减少第三方机构的参与,甚至可以直接交易,这部分成本完全可以归零。
二、提效率。简化手续,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这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要求。
三、实现「信息可信传递」或「信用外溢」。由于上链信息不可篡改,在双方共同验证一笔交易后,可让第三方信任这个信息,使可信状态传导到第三方,实现数据资产化、机构运作机制透明化。
区块链入场了哪些实体经济呢?大家可以看到,目前大约有13类行业。国家工信部的研究中心撰写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预测,结合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和现有市场监管体系的创新,可以预见,三年内,区块链生态将实现广泛落地,与具体产业场景深度结合,创造出新模式,切实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技术创新、金融创新、服务创新,需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切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改变产业「玩法」,改善产业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创新的价值。目前,整个区块链产业开始进入一个应用加速落地的周期。
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公开透明的特性,使其易于监管接入,获得更加全面实时监管数据。利用好区块链系统,将大大降低穿透式监管成本。随着区块链技术成熟,和产业结合更紧密,行业监管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为产业区块链项目深入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区块链产业正在制定的法律政策类型,包括对区块链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区块链行业标准的制定等问题几个大框架,相关法律法规还在完善,我们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具体措施将会出台落地。
最近民间常说,「当前实体经济出现了困难,尤其民营企业更困难。」但我认为,当前实体经济的种种困难,其实是中国经济在调整过程中呈现的正常情况。这是监管层的「无心之失」,是经济结构由粗放、低质状态,向「提质增效」状态转变,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必经阶段。
与区块链携手,实体经济变局再启。区块链的加入,将使实体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如虎添翼」:加强主体之间信任度、提高交易效率、保障信息准确性,进而推动实体经济中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进程,最终会大大降低其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区块链有助于提高股权流动性 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区块链带来的一切变化,都有助于股权的流动,股权将被配置到更有价值的产业里,握在能够改变新经济未来业态的「创想家」手中,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区块链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有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
如前所言,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创业公司股权的流动性。目前,我国的天使投资行业发展了将近十年,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就我所知,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个人天使投资者(至少投出1个项目)就有200万人左右,活跃的个人天使投资者大约在30万人。中国有多少人呢?我还不清楚,有人说3万,也有人说10万。即使按照10万人数来估算,和美国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我们早期投资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呢?主要是项目退出慢。投资人只有等到创业公司上市时才能退出,但天使投资公司最终的上市率只有1%左右,而99%不能上市,这怎么才能退出呢?——这正是很多天使投资业内人士在投资中纠结的问题,对于未来前景可期的项目,我们想投,但是不知道怎么退出。
项目退不出来,资本就不能流动起来,资本流动不起来,后期的投资人就没有信心继续大量注资。让资本乐观进场的前提,是资本的快速流动,要求我们投资机构、投资人找到更好的退出渠道。
当下的股权投资时代,正在呼唤一个更高效的股权交易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恰逢其时,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最高领导人发表了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提到:
「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决定……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这是加速创投行业资本流动的号角声,创投界各位朋友可以全身心地、满怀热情地奔跑在创投大道上。
从11月5号到11月12号一个星期的时间,创投行业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大家喝茶、喝咖啡时都在交流,因为这个契机,所有的人都拥有了更好的退出机会,所以我刚才多次强调,股权的流动性是资本活跃的根本。
我提到《资本的秘密》这本书,它告诉我们,第三世界经济的低落不振,与缺乏股权投资市场有很大关联性,我们中国的经济想要发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一定要重视股权投资市场,其中创业公司股权的流动性是关键核心。
国家要经济转型升级,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其核心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源泉是创新创造价值,创新的参与者能分享创造的价值。而实现的过程关键是创业公司股权的流动性,流动性好,投资能不断退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资产流动于区块链数字交易平台实体经济将迎第二春
从历史上看,「资产」分为三类。
一是「实物资产」,是我们目之所及的资产,比如现场的凳子、讲台、椅子,现实中的土地、房产等,实物资产存在的场景是物理空间,最经常使用的工具是现金。二是「权益资产」,包括股权、证券,各种合同。权益资产在哪里呢?它基于法律和数字保障,是趴在账目上的资产,权益资产的交易活动在账本上完成,这个过程的成本很高、时间很长。
而高效、低成本的资产,就是第三种——「数字资产」。它包括音乐、图像、数字工具,是各种被确权的数字资产。数字、数据本身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如果经过特别的确权,其背后有价值支撑时,就成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
这个过程就需要区块链,只有区块链技术能够对数字和数据做特别的确权,那么我们所有的资产,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产,账本上的权益资产,也能够位列其中,区块链数字交易平台能使得所有资产都在上面流动,这将是何等的体量和速度!可以说,我们如何幻想区块链到来的场景都不过分。
在实体经济「多事之秋」逐渐消停,国家政府加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当下,蓬勃发展的区块链技术,将为传统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在现实交易场景中落地,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星火燎原的「产业+区块链」项目。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入场了十几类实体经济行业,在其中起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信息可信传递,甚至信用外溢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区块链落地的主战场必将是实体经济,在实践中与具体产业场景深度融合,创造一批新的「玩法」,切实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区块链技术出现了,实体经济的第二个春天离我们还远吗?我坚信,春日暖阳正在照耀大地,区块链与实体经济必将共创出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