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 > 正文

警惕微信上那些暖人的谣言

2018-11-03 09:25 作者:芮静 来源:山西日报
分享到:

《吃西红柿炒蛋能抗癌》《如果你有能力请不要选择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类似涉及百姓衣、食、住、行,披着“关怀”外衣的信息,使得许多人信以为真。

其实,多数情况下,这些耸人听闻却又透着暖意的信息,不过是彻头彻尾的谣言。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自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利益机制,催生和激励部分自媒体账号不惜以上述“灰色信息”吸引眼球、赚取点击量,获得广告收入等多重利益。而一些不明就里的网民不自觉地阅读、转发,事实上成为给那些自媒体账号运营者的打工者;不仅如此,由于这些错误信息中不少直指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继而在网上及现实生活中引发连锁反应,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有道是“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近年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正规新闻媒体等充分利用各自平台,为辟谣付诸了不懈努力,虽说取得了一定成效,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面对众多自媒体及与之匹配的利益链条各呈其勇,种种“伪正能量”类谣言依然大行其道。

对于此类谣言的屡禁不止,传媒界一位权威人士分析认为,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以食品安全为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会加剧信息传播的不顺畅,进而滋生谣言和消费者的不信任感。

破除那些与百姓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网上谣言,就当下而言,有必要顺藤摸瓜,挖出一批有意制造、传播网上谣言的反面典型,揭露其运作内幕,给予其应有打击。由此不免想到当年的张悟本事件,正是由于执法部门严肃查处,新闻媒介广泛细致报道事件始末,从而令“悟本迷”们恍然大悟。当前面对“关怀式谣言”泛滥,也需要用事实说话,拎出一批自作聪明、肆意妄为的反面典型来现身说法,相信其教化、震慑作用会立竿见影。

而从长远来看,一方面,还是要针对自媒体运营的实际情况,通过强化检查监督力度,完善技术监控手段,建立相对严格的广告发布机制,加大对有害“灰色信息”炮制、审核发布者的惩处。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既要未雨绸缪,更得亡羊补牢,结合群众关切的问题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给予一些模糊性事件以及时、全面、深入的回应,改变信息不对称状态,从根本上消除大众疑虑。除此之外,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如何采取更为得力措施,把社会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也必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周慧虹)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