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专题>时政类> > 正文

心中总装着咱老百姓​——记平度市同和街道卫计办负责人徐学秀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8-10-25 14:40:36 字号:TT

在平度市卫生计生、文化宣传领域,提起同和街道徐学秀,熟悉她的人都会举起大拇指,“她这人说话和气、为人诚实、办事利落,服务意识强,心里总装着咱老百姓。”

工作31年来,徐学秀曾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个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优秀志愿者、青岛市优秀基层工作者、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最美基层干部”、平度市劳动模范等称号。2016年,她所带领的卫计团体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协会乡镇先进单位”的称号。兼任街道文化宣传工作两年以来,同和街道的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亮点频出。在第24届、25届春节民间文艺汇演中,均获优秀组织奖,其原创作品柳腔《回同和老家》荣获平度市第66届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汇演创作奖、优秀组织奖。

是行家里手,更是群众的贴心人

1987年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至今的徐学秀,是全市计生系统的一名老兵。31年的风雨历程,磨练了她的意志,锻炼了她的才能,成为计生战线的行家里手。

“认真做事,诚实做人”这是她的左右铭也是对群众的承诺,多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承诺,让她在这个平凡的基层服务工作岗位上,充实的过着每一天。她认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全力推行阳光计生,惠民计生,将党的计生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计划生育家庭。她善于创新,率先在姚家荆戈庄社区开展惠及民生的“和谐幸福家庭促进计划”试点,率先在全街道推进和落实“三新服务”新模式,对流动人口全面落实均等化服务。2014年,在刘家张村社区率先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妇女”的“三关爱”活动;在计生卫生转型期,率先开展社会融合示范点创建活动,率先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推行“一次办好”制度;2014年,全街道计生协会成立了第一支“爱心服务队”,把定期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当做新常态,那里有活动,那里就有志愿者们的身影。

无论领导安排干什么工作,她都一丝不苟的完成。自2016年起,徐学秀还兼任承担着文化宣传的一部分工作。为确保两项工作齐推进,她统筹计划,有序推进,将计生与宣传密切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班8次,文化公益活动及培训10多次,发展大型扇子舞队伍150多人,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200多人。无论是街道还是市里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都亲力亲为、现场指导协调,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建中,她积极参与宣传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每一项活动落实到行动中,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带头人。

说起徐学秀的“贴心”,不得不说她给计生户的孩子起名的事。2008年,同和街道斜子村一名服务对象,因女方户口不在本村,属流动人口,《二孩生育证》因证明不齐无法正常办理,得知此事,徐学秀将这件事一直记在心上,跑前跑后,多次电话联系临沂的有关部门,在孩子出生前终于办理好了。小姜非常感激,专门来到街道计生办找“徐大姐”,非要让她给他的儿子起名不可。徐学秀说:“给孩子起名,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起,我怎么能代替呢?”后来,在小姜的坚持下,徐学秀灵机一动,2008年青岛正举办的奥帆赛,便给孩子起了个“奥帆”的名字,直到现在,小姜一家事业有成,提起这事,嘴里满是感激。

困难群众的事,总是她心中的牵挂

同和街道计生贫困家庭有89户,每到年、节或空余时间,徐学秀就会去看望他们,并送点日常用品,每年也有50户计生贫困家庭受到人口关爱基金的救助。

在同和张家疃村,73岁的迟美芳老人儿子、媳妇相继去世,剩下两个未成年的孙女,70多岁的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强打精神抚养两个孙女,徐学秀在走访中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把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庭当成永远的牵挂,每逢节日,不仅给老人买礼物,还为其孙女买学习用品,用一份爱心来抚平这个家庭的创伤。

荆家疃村年仅43张丽,在床上已经瘫痪10多年了,丈夫身体不好,只能在环卫上每月挣1000多元的工资补贴家用,维持孩子上小学的学费,为帮助这个贫困的家庭,她带来街道计生协会爱心志愿者们定期上门看望,鼓励她生活的勇气和信念,买点日用品,帮助打扫卫生,使一度丧失生活希望的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在包村和扶贫工作中,作为基层干部,她曾联系过四个村庄的贫困家庭,在工作中,她用一番真情和实帮与贫困户结上了“亲戚”。每逢有时间,她就去看望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姚家村的张德英大娘和刘张村的徐秀花大娘,提起她就会说,“俺这闺女实在,为人好,事事都为我们想的周到。”

在走访帮扶中,得知徐秀花大娘有喂养小羊的意愿,徐学秀就让在大泽山种植葡萄的大哥替她买了两只小羊,送给徐大娘喂养。第二年,大娘打电话给徐学秀说:“我想把羊卖了,可以吗?”徐学秀说:大娘,羊是您的,您怎么处理都行。小羊卖了,徐大娘一直想包饺子让徐学秀去吃,可她每次去都是急匆匆的坐会就走了,一直没吃大娘家的一口饭,大娘心里一直念叨着这事。

舍小家为大家,她说愧对家人

计生工作事多、面大、量广,但在徐学秀饱满的工作激情面前,这些都不是事。她被同事称作“工作狂”。每天上班早、晚下班,当天的工作当天做,时时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求别人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作为计划生育工作者,每一件繁琐的小事,都是每一个家庭关心的大事,需要用爱心、诚心和全身心的对待群众的事。窗口服务工作人员,一句话、一件事、一个表情不恰当,都会给群众造成误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徐学秀都不会回避,并在第一时间解决。即使偶在面临服务对象的武力威胁、语言恐吓时,她也大义凛然、坦荡应对、耐心解释。她相信:总有一天群众会理解,正义必胜。

然而,在家庭和事业这个天秤上,徐学秀愧对的永远是家人。

她的丈夫在部队工作常年不回家,女儿幼时都是老母亲一直帮她照看孩子。后来,母亲身体不好无法再继续照顾孩子,徐学秀便将不满三岁的女儿送进了幼儿园。作为妈妈的她,很少有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每次都是女儿自己上幼儿园。

记得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下大雨,放学后,别的父母都去接孩子,只有她的女儿在学校门口苦苦的等着、盼着妈妈能来接自己,可是天都黑了也没有等到妈妈,她只能自己冒着大雨回家。等女儿到家时,徐学秀还没有回家。等徐学秀回家时,浑身上下也满是雨水和泥巴,见此情形,母女俩抱头痛哭。原来那天,她到村庄指导计生工作,恰逢大雨,在泥泞的土路上骑着摩托车不慎摔倒,摩托车也摔坏了,只有推着车回家。

虽然家中的事情也很多,但她从未因自己家的私事影响工作。白天干不完的工作,就拿回家晚上干,不知有多少个日夜,她在家填写查体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着材料,5+2,白加黑,当天的工作当天做,这就是她日复一日的工作法,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的工作每年都有不一样的创新,不一样的成就。也因有这样的工作热情,同和街道连续创造了14年人口奖的辉煌。

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后也考上了省内的公务员,在基层服务的路上,紧跟母亲的步伐……每每想起这些,徐学秀又感到十分欣慰。

现在,面临退休的她,每天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健康教育、文化宣传、基层服务,每年还要撰写50多篇新闻信息稿件。同事跟她开玩笑说,“老徐,你马上就要退休了,这么拼干啥啊?”每当此时,徐学秀总是笑着说,我是一名党员,在其位,干好事,珍惜当下,才是幸福。

视群众如亲人,干部群众一样尊重、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受理咨询一样热情、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徐学秀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为群众热情服务的人,她用实际行动实现着入党时的诺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

-

头条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