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调查:电商“强势”入局,青岛便利店演义“三国”!

2018-10-10 09:27 来源: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苏宁小店”强势扩张,惊扰日系和本土便利店安稳好梦——

调查:电商“强势”入局,青岛便利店演义“三国”!

不久前,苏宁发布智慧零售“小店大开花”战略。据此,今年2月才在青岛开了第一家便利店的苏宁小店,年底前将落地至100家。以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便利店的强势扩张,打破了青岛市场日系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相对稳定的态势,也让一直走得不紧不慢的青岛便利店行业感受到压力。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重点便民连锁店554家,营业额6.7亿元。预计下半年青岛传统的便利店将新开115家,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日企、本地企业、电商三足鼎立

2009年7月,青岛市第一家日系便利店迷你岛(现为青岛市供销社和日本永旺合资企业)开门纳客。受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限制,最初四五年里一直巨亏经营。直到2013年前后,用青岛迷你岛副总经理杨毅的话说,青岛的便利店市场“才算看到希望”。也就在这一时期,青岛迎来第二家日系便利店7-11的入驻,青岛便利店行业在多元品牌的带动下慢慢热了起来。

相比其他一二线城市,青岛本土便利店品牌起步较早。2000年初,可好、友客、优同等一批本地企业就开始探索品牌化和连锁化经营。在迷你岛进驻青岛后不久,可好就进行了店面的改造升级,在产品结构、门店布局和管理等方面都向日企看齐。

2016年、2017年,青岛便利店行业开始加速扩张。可好2016年新开店30多家,利群在2017年新开店13家。2017年,线上流量红利时代结束,便利店成为电商争相布局的线下流量入口,京东便利店、苏宁小店等电商便利店品牌扎堆进入青岛。

截至目前,迷你岛店铺总数达67家,利群便利店56家,可好152家,友客200余家,苏宁小店年内将达到100家。

青岛地区日系和本土便利店之所以可长期并存发展,差异化经营是关键。迷你岛、7-11等集中在新兴商圈、写字楼,主要消费群是年轻白领群体。本地企业则多以社区为核心,分布集中在黄岛、城阳等新兴城区,在区位上跟日企差异明显。电商企业,以苏宁小店为例,主打社区消费场景,通过细分化店型向地铁、学校等渗透。

“弯腰捡钢镚的幸福”

“便利店就是弯腰捡钢镚的幸福”,便利店行业挣的是“辛苦钱”。根据德勤中国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报告,便利店商品平均价格比传统超市高15%、毛利率多在20%~30%,但净利率却难超5%,投资回报周期长。

在盈利水平方面,国内大多便利店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远远低于日系便利店。而在中国深耕几十年的三大日系便利店,目前也只有全家开始盈利。

此外,攀升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也让便利店盈利变得困难。

记者调查迷你岛、7-11等便利店发现,在市北中心区域,一个100平方米、经营状况较好的店面,月租金最高30万元,每日流水在15000元上下,平均每个店要配五名店员,再加上水电、物业等支出,想达到收支平衡很困难。

另外,从盈利能力来讲,关东煮、饭团、便当等鲜食类产品被视为便利店引流、提升毛利率的关键,也是日系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但售卖鲜食前提是高投入,从产品研发到工厂建设、物流、设备等等,便利店的链条长度和复杂程度有时甚至高于大型零售。

据可好营运部营运总监林巍伟介绍,大多数便利店为了减少损失,索性将鲜食拒之门外,导致利润率上涨缓慢。而受到中国地域饮食习惯和发展不平衡的限制,日系便利店引以为豪的鲜食在中国水土不服,因无法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行走日韩和欧美市场的鲜食在中国并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

然而,利群、可好、友客等青岛本土便利店却因为更“接地气”、经营模式灵活,基本都能实现盈利。林巍伟介绍:“日系便利店大都采取1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规模,而可好却能根据区位,用二三十平方米的空间开起一个店。可以第一时间引入脏脏包、椰子黑等网红产品,配合中国的节日传统推出节日礼品,这些日系便利店就做不到。”

尽管如此,在杨毅看来,便利店是“商业+工业+科技”的完整系统。作为商业,它依赖供应链和产业的支撑。所售卖的鲜食和自主品牌,需要企业对生产环节的深度介入,进行工厂、仓储等一系列建设。日系便利店无论在产品结构、店面布局,还是管理团队上,都不是内资便利店短期内能达到的。从长远看,体量小、净利率低的便利店行业,需依赖精细化管理才能捡起地上的钢镚。

电商将引导战局?

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使得便利店在诞生之初就被打上“商业高科技”的标签。

青岛苏宁便利店总经理胡荣武表示,当地的零售经验和网络化零售团队,智能化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是苏宁电商与便利店的结合点。便利店的趋势是集中化,未来每个区域的便利店都将由几家大型公司把控。电商入局便利店,除了刺激行业的扩张,更深层次上,是通过自身资源和技术的输出,为传统的、为数众多的夫妻店赋能,实现便利店行业整合。并由此对相对弱势的连锁便利店企业形成冲击,使中国便利店市场快速出现一批相对统一且更具竞争力的便利店门店。

可见,在电商“智慧零售”“新零售”的语境下,只有创造出全新的业态,更加准确地切入目标消费者的生活,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便利、快捷、时尚、休闲的生活价值,才是便利店变革的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岛的迷你岛将延续品牌传统,每周推出一款鲜食新品,可以称之为“便利店+餐饮”业态。而利群便利店、苏宁小店这类以社区为主的便利店,都倾向“便利店+生鲜”模式,增加生鲜的配比。此外,“便利店+租赁”“便利店+药房”“便利店+洗衣房”“便利店+健身房”等业态也多有呈现。未来,便利店还将在不同场景中争夺顾客,就像青岛便利店市场目前分化出了“商圈便利店”和“社区便利店”,未来的便利店将进一步细分出地铁、学校、医院和景区等消费场景。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