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老字号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不仅是品牌,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她们承载着独特的技艺和精深的文化,更承载着城市变迁的历史和老百姓心中美好的记忆。青岛市老字号企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岛城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9家,“山东老字号”企业23家。新时代,不少“老字号”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产业,推动企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
近日,在青岛市老字号企业协会的推动下,本网特推出《老字号新品牌》系列报道,带您细数那些老字号的“前世今生”,解读他们“老树发新芽”的故事。本期,共同走进中国电影院的87年芳华。
视频专访
走进中山路97号,映入眼帘的“山东大剧院”“山东大剧院投资人刘鸣卿”字样的旧照片,为我们揭开中国电影院的第一层面纱。这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自1931年建成至今,经历了87年风雨洗礼,依然矗立。
一位民族绅商的文艺情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京剧、地方戏等艺术形式是青岛市民文化生活的主流,却没有一家中国人开办的戏院。为此,1930年,民族资本家刘鸣卿、张立堂、张石川等组成董事会,筹建青岛大戏院。
1931年12月正式营业,名为山东大戏院(即中国电影院前身)。就这样,青岛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的电影院成立了。开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歌女红牡丹》,胡蝶亲自到场为影院剪彩,一时中山路人潮汹涌,车不能行。
她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的垄断,为中国影片的放映提供了阵地。建筑共四层,一、二层为电影厅,座席750个,三层为放映室,四层为宿舍楼。
当时,山东大戏院会每天在《青岛时报》、《大中日报》等各大报刊刊登当日上映的影片。盛锡福、谦祥益、国货公司等都在山东大戏院电影放映前放映幻灯广告,其影响力远超人们想象。
她承载着青岛人的记忆
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电影成为青岛人民心目中当仁不让的最佳选择。而中国电影院因其所处位置、影院规模和豪华的装饰风格,也市民留下一生抹不去的记忆。
那时候,有的观众为能到中国电影院看场电影,不惜舍近求远步行十多里路到中国电影院观影,并以其为炫耀的资本;更有无数美满的婚姻因中国电影院而起:还有更多的青少年受到电影的启发和激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中国电影院虽然在经济上产生的价值微不足道,但在启迪观众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上是任何形式都取代不了的。
此外,她让电影拍摄这件事,走进无数普通青岛人。
电影《劫后桃花》的拍摄,给许多青岛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是1935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外景队来青进行电影《劫后桃花》的外景拍摄工作。该片在青岛拍摄了大量的外景,反映了30年代青岛的历史风貌和风俗人情,拍摄过程中,许多青岛市民都亲眼目睹了电影拍摄现场,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岛城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
到了1936年春节期间,为感谢青岛人对电影拍摄工作的支持,也为青岛人文化生活助兴,《劫后桃花》在此首映。当电影《劫后桃花》春节期间要在山东大戏院放映的消息经报纸和山东大戏院的海报披露后,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到山东大戏院排队购票,争看电影《劫后桃花》。
一番改造后这家影院成文艺青年最爱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电影院的经营管理进入了困难期,全国的电影院,尤其是老电影院纷纷转行。不过,即使在困难时期,中国电影院依然坚持着电影的放映。在全国电影院中,一直经营电影且没有间断的,中国电影院位列全国第三。
到了2010年,电影进入数字化时代,多功能、多厅、巨幕成为当代年轻电影观众的首选。中国电影院再次更新内部设施,座椅改为按人体工程学原理制造的高靠背座椅,更换了先进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成功改建了国内领先的DTS:X临境音影厅,消防设施也进行了彻底改造并达到国家标准。
虽历次修缮,但影院内,1931的原始马赛克墙体仍然保留,并得到重点保护。作为青岛目前仍在运营的电影院中年龄最长的,中国电影院的建筑也依旧保留了1931年初建时的大部分风貌,已被列为省级优秀历史建筑。
如今,这里充满了“复古文化”。影院保留了许多旧时的放映设备,如胶片放映机、胶片、公章等当年的物件,向顾客讲述着老电影文化,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漫长岁月里,中国电影院就像一位老者,记录着青岛电影的兴衰,更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未来,虽继续创新,但她依然守护着中山路,守护着这里的人们,和他们的光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