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字号新品牌】国华工艺:延续百年的"即墨花边"

2018-09-30 10:21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编者按:老字号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不仅是品牌,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她们承载着独特的技艺和精深的文化,更承载着城市变迁的历史和老百姓心中美好的记忆。青岛市老字号企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岛城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9家,“山东老字号”企业23家。新时代,不少“老字号”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产业,推动企业脱胎换骨、迸发活力。

近日,在青岛市老字号企业协会的推动下,本网特推出《老字号新品牌》系列报道,带您细数那些老字号的“前世今生”,解读他们“老树发新芽”的故事。本期,共同走进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探索“即墨花边”的百年历史。

视频专访

台布、餐套、床单、被单、被套、窗帘、沙发巾、靠垫⋯⋯在青岛国华工艺,我们见识到上千种规格近千个品种“即墨花边”产品,更透过典雅华丽的风格、精巧细腻的工艺,欣赏到中国传统编织技术的最高水平。

他从外祖父手中接过“即墨花边”

相传,明朝末年,即墨民间就出现了用棉线或丝线编织的网状花边。乾隆年间,即墨西北地区的长直、段泊岚,周戈庄一带已经广泛流传着“小扣锁”(捏绣)和“绣花”两种民间手绣工艺。1910年,即墨艺人引进意大利花边在当地生产,并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即墨镶边。

1918年,即墨大同村的于德和(现“即墨花边”传承人王军外祖父)同其他民间艺人前往英国传教士马茂兰夫妇在烟台创办的仁德洋行拜师学艺。1932年,他带着数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实样回乡招募工人,创建了“德记花庄”,开始传播花边技术。在吸收欧洲织绣技法的基础上,“德记花庄”结合“小扣锁”、绣花的针法特点,对工种、针法、图案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即墨花边”。到了1956年,众多花庄合并,青岛即墨花边厂成立。

受外祖父于德和熏陶,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自幼喜爱即墨花边。1981年,王军高中毕业后,因美术专业成绩突出,被分配到即墨花边厂设计科从事花边设计工作,系统掌握即墨花边全部技艺,很快成为即墨花边厂最年轻的花边设计师。1983年,即墨花边荣获百花奖金奖等多种奖项。

出于对花边工艺的钟爱和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强烈责任感,王军于1991年创办了自己的花边企业“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并在即墨东部鳌山、温泉、王村、田横、金口、店集等镇建立初级产品加工点。靠着深厚的花边技艺功底和家传渊源,王军的花边厂很快赢得了市场;依靠自行设计生产系列成套产品,深受国内外商客青睐,更是弥补了国外市场空白。

2000平生产车间传承“抽纱瑰珍”传说

据了解,即墨花边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多种针法为一体,是花边编织与手工绣花两种传统手工技艺的完美结合,代表了中国传统编织技术的最高水平。成品主要有台布、餐套、床单、被单、被套、窗帘、沙发巾、靠垫等上千种规格近千个品种,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曾获“山东省优质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被誉为全国抽纱商品中最有名望的产品之一,在国际上素有“抽纱瑰珍”之称。今天的人民大会堂会客厅使用的沙发装饰品多为即墨花边产品。

即墨花边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经过十几道工序,其每道工序的要求都十分严谨,全部由民间艺人手工编织而成。几十年来,虽然花边产品的品种及图案不断推陈出新,但手工编织这一独特技艺从未改变,从而使即墨花边的编织及生产很好的保持了它本真性。

为切实做好花边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2000余平米的生产加工车间,实施了一条龙的生产加工模式,对每道工序均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确保了花边的生产质量,让即墨花边继续书写“抽纱瑰珍”传说。

王军本人,也在2013年8月被确定为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青岛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投资两百多万建“即花”博物馆

王军介绍,近几年来,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传统技艺的集中培训,切实发挥民间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指导,从而使即墨花边手工编织这门独特的技艺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此外,每年开展民间老艺人走访、慰问活动,对老艺人的绝活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

为扩大即墨花边的影响力,2003年,王军投资二百多万元,建成约200平方米的即墨花边博物馆并对外开放。馆内采用图画、照片、文物、实物及声、光、电等形式,系统展示中国织绣文化与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的操作流程。同时,他也以博物馆为技艺传习基地,定期开展即墨花边各类传习活动,先后收徒传艺近百人。其中黄霞、管振平、邵莲香、綦雷芝、王平、迟美竹、孙铭、宫相、于静、刘淑琴、卢秀花和徐兰香已成长为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和即墨花边技艺推广和传承的中坚力量。

在继承即墨花边传统工艺基础上,王军更是带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创新。布料方面,对涤纱、麻纱和全涤线经特殊加工处理后,织出新品麻布,替代传统的亚麻布,使花边工艺操作事半功倍。编织线和绣花线方面,改传统用20/4纯棉线绣布上的绣花、用21/4线做花边为用21/2X5股人造棉线合成股线绣花,立体感更强,加快了加工速度并降低产品成本。针法与工种方面,在传统的36种常用针法的基础上,自创10余种电脑与手工相结合的新针法。图案方面,把花边化整为零,改成小块镶嵌于图案中,再把新面料、新针法运用其中,使产品更具观赏性。

如今的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编织与欧洲编织技术相结合,其生产的即墨花边,也成为中外文化交融的精华。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