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综述③
“山东智造”构筑“中国模式”山东企业创造了这些第一
过去,GE是全世界都学习的榜样,现在海尔把“人单合一”模式输出到GEA。今年1-9月份,GEA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比过去同期增长了2-3倍。将来,中国模式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模式。
五年前,全球前五的服务器企业里面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今天,全球前五里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不仅是市场占有率,在创新方面,中国的超算已经连续两年六次在Top500里排在第一位,其计算能力是后面几名的总和。
……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山东也不例外。众多鲁企正经历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洗礼。12月11日-16日,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集体探访了海尔、海信、圣泉等山东部分创新鲁企。他们正在通过创新驱动、技术引领、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引领潮头、颠覆传统、打破垄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海信集团研发的智能精准数字化手术室。
打破垄断山东企业用创新实践“科技强国”
今年2月下旬,世界级的知名杂志《经济学人》发布了一份有关数字医疗的国际报告,将中国列为全球将医疗数据与人工智能有效匹配对接的六个“模范生”之一,海信集团和青大附院共同研发的“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海信SID外科智能显示系统”,在短短3年时间就将青岛拉升到中国数字医疗的第一线。
而过去,由于医疗设备属于最高精尖的科技领域,我国临床80%的高端医疗设备一直依赖进口。海信集团借助48年来积累的图像处理和数字处理核心技术,和青大附院医疗专家通力合作,实现了技术与需求的完美契合,打破了中国高科技数字医疗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窘境。
12月16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亲身体验了这项涨国人志气的医疗设备。据介绍,这套设备可以把原来医生看到的一张张CT平面截图,还原成可以看清血管组织、病灶组织和器官组织的三维图像。手术前,医生就能精确了解器官和肿瘤的各种复杂关系,甚至连一根微小的血管都能看清。这样一来,一些原来无法做的手术,也可以通过这套医疗设备精准得以实现了。
海信数字化精准医疗的广泛应用,不仅直接改变了外科医生手术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也对医学科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写了经典医学教科书中的“肝脏结构分区”理论,实现了从技术到科学的路径演进。不久前,在罗马举行的世界儿科论坛上,借助海信CAS,董蒨教授发布了“董氏肝脏分段体系”,引起了世界顶级儿科专家关注,这也是首个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器官分型体系。
不仅是名声在外的海信集团,通过跨界融合,打破了国外垄断技术对中国经济的羁绊,山东很多精于某个领域,但名气并不大的企业,也同样一直在向国外垄断挑战。
位于山东济南的山东天岳晶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少数几家同时掌握N型和半绝缘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的企业。它掌握的技术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是我国宽禁带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当初,为了打破垄断和封锁,山东天岳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和产业化攻关,成为国内唯一能同时批量提供高品质半绝缘型和N型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的企业,并进行碳化硅单晶衬底、芯片、器件、模块和应用系统全产业链布局。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国际首创山东企业后发赶超助力“创新型国家”
众所周知,服务器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化的重大装备。国家的金融、通信这些关键的业务系统都是运行在服务器上。同时像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它们的业务都是运行在服务器上,都需要靠服务器的支撑。
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恩东说,目前,中国的超算已经连续两年六次在Top500里排在第一位,其计算能力是后面几名的总和。在接下来的五年中,领导全球的服务器企业一定是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服务器企业一定会为中国、为全球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提供强大的动力。
然而五年前,全球前五的服务器企业里面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王恩东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首台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研发了一系列面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服务器产品,推动浪潮服务器快速发展。现在浪潮服务器是中国第一,并进入了全球第一阵营。
与服务器在技术上的突破一样,青岛港用首创精神再次引发世界关注,一举创出全球同类码头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最高纪录。
“太厉害了,这才是真正的自动化。”看到操控员手持遥控杆,正在温暖的房间里装卸着庞大的集装箱,记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12月16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青岛港新前湾码头,记者看到整个码头“空无一人”,生产作业却“行云流水”。9个远程操控员承担了传统80人的工作,开创了青岛港的新纪元。
12月3日,“以星芝加哥”轮船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装卸集装箱。当日,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在“以星芝加哥”轮作业中,仅用9个多小时安全完成全船1785个自然箱装卸作业,单机平均作业效率达到39.6自然箱/小时,一举创出全球同类码头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最高纪录,且全面超过传统人工码头作业效率。
国有大型企业可以凭借“中国智造”实现国际首创,山东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凭借对创新和研发的痴迷,在新技术、新材料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济南圣泉集团首次国际上实现了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工业化生产和石墨烯纤维制品的商业化,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从“神八”、“神九”等“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的保温原材料,到中国高铁广泛应用的圣泉轻芯钢,再到国际首创的生物质石墨烯……济南圣泉集团一直走在追寻新材料的创新路上,30多年从未停歇,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12月12日,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媒体团集中采访了圣泉集团,实地了解石墨烯被应用到各领域产生的颠覆性作用。目前,圣泉集团将生物质石墨烯成功应用到服装等领域,不仅研发出具备远红外、抗紫外、防静电、持久抑菌、吸湿透气等功能的石墨烯改性纤维及服装,而且还通过创新设计石墨烯与纤维的复合方式,赋予化学纤维以导电性能,让服装具备了导电的可能。
变革管理山东企业正在输出“中国模式”
12月15日,在海尔,采访团记者亲眼目睹了一个全球绝无仅有的互联工厂。全厂有6万个探测器,只为直接“对话”用户,让用户全流程参与到设计和生产当中……这种模式只出现在全球中央空调行业最先进的互联工厂——海尔中央空调智能互联工厂。
海尔中央空调智能互联工厂爆发出的“连接用户价值”能力,表明海尔COSMOPlat已经落地实践。这个区别于德国工业4.0和美国先进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把包括中央空调在内的电器变成连接用户的“网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体验。
而这种全球创新实践,正是海尔“人单合一”管理哲学,在新时代的海尔点燃地又一次变革。
“为与时代同步,不惜火中重生。”在张瑞敏眼中,海尔12年来互联网转型之路,就是一场凤凰涅槃。如今的海尔,正在用一种“中国模式”影响着世界。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今天,西方企业和管理制度似乎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然而在2005年海尔全球经理人大会上,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了“人单合一”的概念后,立马掀起轩然大波,被西方认为是一种超前的管理思想。
“人单合一”不只停留在理论上,海尔已将其成功应用到海尔管理体系当中。
海尔集团以“人单合一”模式驱动员工从传统的雇佣者、执行者转型成为创业者、合伙人,在支持内部员工创新创业的同时,海尔集团创业平台积极吸引外部创客。如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通过海尔集团平台创业普宙无人机项目。该项目利用海尔集团的渠道资源和供应链资源,迅速获得指数级增长,2017年的销售目标10亿元,成本降低30%以上。
“人单合一”不止停留在海尔,它正以一种“中国模式”输入他国。
张瑞敏说,去年,海尔以50多亿美金兼并了GEA(通用电气家电)业务。1992年,海尔没有同意它的兼并。24年之后,海尔反而兼并了GEA。海尔解决的是在实力上超过对方之后还输出了海尔的管理模式。过去,GE是全世界都学习的榜样,现在海尔把“人单合一”模式输出到GEA。目前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今年1-9月份,GEA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比过去同期增长了2-3倍,“将来,一定要让中国模式成为最好的模式。这真正地体现了两个字,就是自信,说到家就是中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