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揭秘青岛最早人类居住地:良粟依旧种,长寿无郎中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姚冲 吴洪涛 责任编辑:姚冲 2018-08-04 13:47:23 字号:A- A+

摄影 联盟成员宫帅

青岛新闻网8月4日讯(记者 姚冲 吴洪涛)自莱西市城区驱车向北行驶6公里,便进入了由沈海高速、荣潍高速、龙青高速围合而成的三角地带,河头店镇肖家庄村位于这一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八月的热风从粟子、玉米、高粱的缝隙流过,日头打在肖家庄人郁郁葱葱的田地上,一如几千年前。

肖家庄的老人和粟(摄影 联盟成员宫帅)

庄里无郎中,老人活百岁

这片缓岗平原是青岛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45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手工制作出了陶器。村北300米处的肖家庄北遗址的断崖文化层内夹杂红烧土和陶器残片,向今人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岁月。

明朝正统年间,姓肖的一户人家迁移至此,繁衍生息。肖家庄人的生活简单、安详,以种粟为生,这里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居住。只是这个村长出的小米邻村都说好吃,庄里没有郎中,老人却能活到百岁,肖家庄人种粟的传统也就此延续下来。有关肖家庄这片土地的种粟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战国时农人的墓穴如今仍在,静静躺在这片轮种了几千年的土地上。

自媒体人薛川在拍摄视频短片

肖家庄里岁月慢

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相比,肖家庄村是一座岁月缓慢的村庄。街头乘凉的老人、村外无垠的田野和写着“生育有计划,养老靠国家”的斑驳墙壁一起构成了这种缓慢。村内难以见到三旬以下的年轻人,孩子更为稀少。经济状况薄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经济空壳化成了肖家庄村难题之一。

自媒体人宫帅走访村民

走进村内一位老人的家中,院子里一侧是堆积如小山的柴火堆,另一侧是堆积的废旧塑料布、蛇皮袋和一盆在晾晒的面粉。在屋内,炭黑色衣柜旁边是同样老旧的写字台,三个抽屉把手俱已不见踪影。写字台上三张相框精美的婴儿照片,与背靠的糊满旧报纸的墙壁对比鲜明。老人说孩子们都已外出务工,逢年过节回来看看老两口。而年老的他们留了下来,继续守护着这座自古种粟的村庄。

肖家庄村民种植的板栗

抛开劳动力外流这一因素,悠久的种粟历史也并未给肖家庄带来足够的经济收入。村庄西南的桃园、板栗园、苹果园销售渠道单一,不能实质性带动肖家庄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模式的肖家庄村已经与时代渐行渐远。

阳光打在肖家庄的土地上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肖家庄村的经济现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对口帮扶部门的关注和思考。8月3日,青岛市市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青岛创意100文化孵化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共建签约仪式在肖家庄村委举行,由知青岛、棒妈团、微视青岛等自媒体组成的青岛市自媒体联盟探访考察团参加了签约仪式。在仪式上,肖家庄村委为“【汇新致远】青岛市自媒体联盟联络站肖家庄村活动点”揭牌,将肖家庄村作为联盟扶贫教育基地和乡村采风活动点,便于自媒体宣传三农题材的获取和自媒体帮扶项目的对接。

青岛市创意100文化孵化有限公司为肖家庄村制作的精美宣传片

青岛市创意100文化孵化有限公司作为对口帮扶企业,为肖家庄村制作了基于肖家庄历史文化和种粟传统为主题的宣传片,计划以肖家庄的特色农产品小米为包装对象,为村民们打通更多的销售渠道。

自媒体人走进粟田中拍摄

青岛市自媒体联盟探访考察团和探访的老人合影

青岛市自媒体联盟成员们通过走访村内村民、座谈交流确定了肖家庄村乡村振兴的方案和设想,联盟成员愿意为肖家庄村在自媒体渠道宣传、销售方面进行助力帮扶,并建议村民们可以从农业电商方向着手,自媒体们可以助力肖家庄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在采风活动中,青岛市自媒体联盟成员通过文字、照片、视频、航拍、全景拍摄等方式,全力展现肖家庄村的民风民情、历史底蕴与优美的自然风貌,发挥自媒体的传播属性,让这个拥有优秀资源的经济薄弱的村走进大众视野。

未来,青岛市自媒体联盟将继续组织乡村振兴主题采风活动,发挥自身宣传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和活力。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