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5月底发布山东省瞪羚示范(培育)企业名单后,时隔2个月,8月1日,由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山东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指导,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编制的《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对外公布。
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通俗一点讲,“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因此业界通常将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企业比喻为“瞪羚企业”。
2017年,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山东省财政厅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成立“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共同推进山东省瞪羚企业的研究、发现和培育工作,为山东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贡献力量。课题组在研究国内外有关瞪羚企业的理论与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各地市申报企业进行遴选和研究,编制形成《山东省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
据了解,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该100家企业2014年-2016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
瞪羚企业群体总收入约311亿元实现利润29.58亿元
报告显示,2016年,山东省100家瞪羚企业群体总收入为310.66亿元,其中最高收入为122.50亿元,最低为602.18万元。瞪羚企业营业收入规模主要集中在2亿元以下,平均营业收入规模为0.75亿元。
其中,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企业数量48家,占总数量的48%,收入在1-2亿之间的瞪羚企业20家,占总数的20%。但从营收总额来看,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总营收为151.74亿元,占比最大。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6年瞪羚企业群体共实现利润29.5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利润2,957.89万元。从利润分布来看,利润在0-500万之间的瞪羚企业最多,共27家,占比27%。从净利润率分布来看,瞪羚企业群体平均净利润率为5%。净利润率为0-5%的瞪羚企业最多,共30家,占比30%。
从人员分布看,山东省瞪羚企业2016年期末从业人数为26289人,平均每家瞪羚企业拥有员工263人,有2家企业人数突破1000人。
接近七成的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在5年至10年之间。瞪羚企业平均持续经营时间为9年,大多数瞪羚企业成立时间达到5年及以上,共92家,占到总数的92%。
多分布于高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占34家
报告称,通过研究发现,入选的瞪羚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其经济贡献大幅优于山东省入统企业平均水平,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山东省瞪羚企业三年期内关键经济指标情况)
从瞪羚企业的爆发式成长上来看,山东共有3家企业处于爆发式成长阶段。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齐鲁安替(临邑)制药有限公司上榜。
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是指成立五年内营业收入突破五亿或者成立十年内营业收入突破十亿的企业。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的增长不再是传统线性模式,而是呈现出指数级的爆发式增长。100家瞪羚企业中,成立五年内营业收入突破五亿的企业有1家,成立十年内营业收入突破十亿的企业有2家。
从产业分布来看,瞪羚企业趋向高技术产业聚集与发展。山东省瞪羚企业共分布在6个行业门类:其中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瞪羚企业数量最多,达到34家,占总数的34%;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行业瞪羚企业25家,占总数的25%;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瞪羚企业22家,占总数的22%;医养健康行业的瞪羚企业13家,占总数的13%。
模式创新类和医养健康行业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破千万
报告显示,2014-2016年,瞪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总额逐年增加,2016年增长率为30.43%,两年复合增长率为26.34%,呈现中高速增长态势。
其中,研发费用支出在100万元-500万元区间的企业最多,占比为39%,研发费用支出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达到70%。研发投入强度在2.5%-5%区间和5%-7.5%区间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37家,10%-30%区间的企业数量为15家。
值得一提的是,瞪羚企业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均在3.5%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养健康三大行业的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位列前三,分别是9.04%、7.9%和5.83%。瞪羚企业行业平均研发费用超过1000万元的包括模式创新类企业和医养健康行业。
从山东17地市分布情况来看,潍坊上榜21家,数量位居榜首。济南、烟台分别为17家、14家,紧随其后,三市入围企业总数超半数,占比52%。
2016年山东省瞪羚企业总体科技研发费用为9.73亿元,占瞪羚企业营业总收入的5%,其中,日照的科技活动投入强度最高,为17.10%。山东省瞪羚企业科技研发费用平均值为1002.74万元,其中,济南、烟台、潍坊、青岛、德州5个城市单位瞪羚企业科技研发费用平均值超过1000万元,分别为1595.75万元、1291.48万元、1220.87万元、,1100.07万元、1052.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