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山东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省属企业各项主要财务指标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1—6月,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03亿元,在严禁融资性贸易的情况下,同比增长5.4%,规模居全国第4位。分行业看,除煤炭、商贸两个行业外,其他行业均实现增收,汽车及机械制造、交通运输、投资、医药化工等四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占增收行业增加额的84.5%。省属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29亿元,居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64.8%,高于全国国有企业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连续18个月保持同比50%以上增速,其中实现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78.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55%。6月实现利润90亿元,当月及上半年累计实现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省属企业经营性利润达到2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亿元,占利润总额的75.9%,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比重下降到3%。1782户各级子企业中,盈利企业1265户,盈利面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盈利额600亿元,同比增长44%;亏损企业517户,同比减少35户,减亏22.7亿元。
通过深化企业内部市场化改革,降成本控费用效果明显。1—6月,省属企业成本费用总额5495亿元,同比增长3%,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2.4个百分点,百元收入成本费用94.7元,同比减少2.2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同比增长2.24个百分点。省属企业成本费用管控取得成效,人工成本及财务、管理、销售三项期间费用增幅均明显下降。煤炭企业吨煤成本比历史最高点下降了79元,降幅达22%。
降负债去杠杆成效明显。6月末,省属企业负债总额18190亿元,同比增长12.2%,带息负债总额11423亿元,同比增长15.2%,占负债总额的62.8%,资产负债率69.7%(剔除威海商行影响后,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7.7%),较年初下降2.3个百分点,自2012年以来首次下降到70%以下。资产总额达到26082亿元,同比增长18.6%。资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排名前五位的山东高速、山东钢铁、兖矿集团、山东能源、山东重工5户企业,资产合计占到省属企业的65.2%。
培植新动能的效果日趋显现。上半年,省属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发费用支出达到48.9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新产品产值573亿元,同比增长23.1%。与德国西门子、慕尼黑再保险、ARM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华为公司等顶尖企业的战略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认真落实去产能、除“僵尸”任务,腾出新动能发展空间,山东能源葛亭煤矿已关停、华泰煤矿已进入停产过程;第三批“僵尸”企业已完成处置49户,消灭亏损源126亿元,安置职工42458人,消化处置损失20.3亿元。
同时,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社会贡献水平显著提升。省属企业上半年累计上交税费总额391亿元,同比增长26.7%,增幅远高于我省企业平均水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7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济青高铁、鲁南高铁、济青高速扩建、京沪高速扩建、文莱高速、日照精品钢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实现劳动生产总值1133亿元,同比增长22.1%,比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高16.8个百分点。同时,全省国企国资系统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扎实做好经略海洋、安全生产、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履行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