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7月10日讯 为贯彻落实《慈善法》《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早在2017年7月20日,民政部就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并于2017年8月1日起实施。
两项行业标准对指定平台详细列出了以下行为规范:
——在平台上进行募捐的主体应是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平台本身没有公开募捐资格。平台应验证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平台为慈善组织发布公开募捐信息,应在页面显著位置上公布慈善组织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等募捐信息查询方法。平台不应为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个人提供公开募捐信息发布服务。
——公开募捐信息不应与商业筹款、网络互助、个人求助等其他信息混杂。平台应明确告知用户及社会公众,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真实性由信息提供方负责。个人为解决自己或者家庭困难,提出发布求助信息时,平台应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并加强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
——平台应在公开募捐活动展示页面提供举报功能,接到举报后应与慈善组织、有权机关沟通,并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对举报人进行反馈经确认举报属实的,应有技术能力配合有权机关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暂停募捐活动、下线募捐活动、通知捐款人及相关方等。若发现慈善组织在开展公开募捐时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平台应及时向民政部门报告若民政部门发现慈善组织在使用平台服务中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要求协助调查的,平台应依法予以配合。
——平台应重视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不低于三级。平台应对捐赠信息、捐赠人信息、公开募捐活动信息、慈善组织信息等平台业务数据进行备份。若平台在30分钟内未能解决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运行维护人员宜分为运行维护经理(主管)、普通运行维护人员。普通运行维护人员对于系统软硬件以及系统数据进行的任何访问或操作需要经过运行维护经理(主管)授权,访问或操作完成后应立即收回权限。
——平台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平台应设置对捐赠人的隐私保护条款,并提供可选择的隐私保护选项未经允许,不应公布或泄露其隐私信息。对于所发布的受益人信息,平台应确认慈善组织已取得受益人授权或同意对于儿童等群体应注意隐私保护,进行适当技术处理。
当然,两项行业标准对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运行还有很多细节要求,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平台指定和运行的规范化建设,竭力维护捐赠人、受益人和慈善组织等慈善活动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网络募捐信息真实性有效性,防止网络募捐风险发生。
来源:中国社会组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