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要闻焦点 > 正文

西海岸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06-14 23:34 作者:陈志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西海岸新区。(李伟 摄)

青岛新闻网6月14日讯(记者 陈志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力高质量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以“创新”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一次次刷新着发展的成绩单。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3212.71亿元,年均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7亿元,年均增长11.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72亿元;海洋生产总值达101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70.9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0%。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王培珂 摄)

海洋传统产业走向深远海

近日,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一项历时3年的史诗级建造项目——P67 FPSO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成功交付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其排水量相当于“辽宁号”航空母舰5倍,刷新了多项世界记录,是当今全球最庞大和复杂的人造装备之一。海油工程董事长、总裁金晓剑表示:“FPSO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海油和海油工程具有了完全自主进行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轮的建设能力、设计能力和调试能力。”

事实上,“海西湾的第一”已不止一次惊艳全球。

中船重工武船集团生产的全球首个现代化、智能化半潜式深海渔场“海洋渔场1号”交付挪威;亚马尔天然气项目最后两个核心工艺模块交付俄罗斯北极;新型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天津号”交付使用……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说:“作为‘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国际国内造修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海西湾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主动谋求转型升级,海工装备产业走向深远海。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内海工行业最完整的一条产业链,聚集了10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工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2017年,海西湾海工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

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表示,作为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我们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经济,重点是以“创新”作为动力,瞄准“三大方向”:即海洋传统产业走向远海,海洋新兴产业走向深海,海洋服务业走向陆海统筹。

抢占制造业革新风口

无独有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风声在新区愈演愈烈,推动新区制造业抢占工业4.0的风口。

2018年2月,海尔COSMOPlat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获批全国首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至此,中国COSMOPlat与美国GE Predix、德国西门子Mindsphere共同成为全球知名的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平台代表。

在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的一楼,记者看到,链接COSMOPlat平台的大屏幕,显示着各地用户的空调运行参数情况。“制造时,我们的订单用户会参与设计;而在售后阶段,经用户同意,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收集他们的运行数据,指导用户节能使用、预警故障、排除故障等。”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制造部部长胡建杰说。

COSMOPlat平台实现了产品由电器向物联网网器、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将整合中国工业互联网探索初期的分散力量,为中国工业体系提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保障,助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该平台已由海尔互联工厂复制到了电子、纺织、装备、建筑、运输、化工等12个行业、11个区域和20个国家,服务全球3.5万家企业。

“芯片”被誉为制造业的“智慧大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出“十强”产业,首当其冲就是以芯片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2018年5月18日,国内首个CIDM集成电路项目在新区开工建设,将快速集聚形成全产业链条,打破山东省“缺芯少面”局面,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产业模式,提升高端制造业核心配件国产配套率,支撑中国家电、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我们将国际先进的共享共有式的CIDM模式首次引进中国,以国际一流的芯片设计、制造能力,并吸引一系列先进制造业应用企业参与进来,在青岛打造从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汝京说。

新区是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是青岛市信息产业发展“东园、西谷、北城”战略的“西谷”,也是山东省首批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列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统计的规上企业共有57家,2017年产值544.2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29家,产值49.9亿元),同比增幅20.3%。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被动房  。(安殿堂 摄)

搭建高端创新发展平台

中德生态园、中英创新产业园、中法工商创新基地、中日韩创新产业园、中芬(兰)中心、中瑞(士)中心、中俄地方合作园……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正积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扩大国际合作,搭建创新驱动发展的全球化高端平台。

被动房产业是中德生态园的特色产业。继国内首座严格按照德国标准建设的被动房--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建成并通过德国PHI权威机构认证,全国最大的被动房社区目前主体完工。该社区是中德生态园推广被动式建筑的重要示范项目,项目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一次能耗54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656吨,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节能达90%以上。

未来5年,中德生态园将以中国被动房及装配式建筑标准为核心,在投资、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建成生产、建安施工、认证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的分工协作,面向全国输出技术和装备。

同时,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已集聚了西门子创新中心、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一大批智能化生产企业也开始与德国工程院、弗朗霍夫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展开多方位合作,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从实验室(研究院)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的一体化现代工业体系,为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现代工业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

“园区搭建之初,就定位于世界先进标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成为青岛对外合作的新窗口、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国际合作的新平台。”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会主任赵士玉说,“我们既是创新发展的‘实验室’,更是‘发动机’,一旦研究成功,即投入产业化,无缝衔接。”

近年来,中德生态园已先后被工信部评为全国首批智能制造“灯塔”园区、技术创新先导区。累计注册企业152家,其中外资项目50多家,世界500强7家,隐形冠军20家,投资总额达400多亿元。

明月海藻生物科技中心 。

建立完善功能园区创新驱动平台的同时,新区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协同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

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微生物实验室江晓路教授,正在进行“褐藻胶裂合酶的工程化研究”项目的成果转化,其产品海藻寡糖系列、酵素制品系列产品,已经投入市场。

与以往企业购买专利进行科研成果产业化不同的是,明月海藻集团与江晓路合作成立了青岛海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晓路作为海莱美公司总经理,以“人才技术入股”取得股权,由此调动了江晓路团队研发工作及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海莱美公司成为明月海藻集团的子公司,在研发硬件、创业环境以及市场渠道上,也得到了保障。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董事长张国防说:“我们集团是一家海藻酸盐生产老字号企业。以前采用购买成果的转化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衡量这项技术能否得到市场认可。现在采取‘股权激励’的模式,围绕海藻生物产业链,设立投资基金,提供产业配套等,搭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产业链孵化体系,调动了人才、企业双方的积极性,成效明显。”目前,该集团已成功进行了20多个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创新驱动搭建了的优质企业平台。

据统计,新区获批四年来,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65个、累计达154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3家、累计达378家,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

王建祥表示,激发创新力,坚持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有利于把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同新区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加快科技经济发展提升的实施意见》中规划,争取到2021年,科技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0%左右,培育8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瞪羚”科技企业、50家创新领军企业,高新产业产值突破3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以上。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