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青岛大学的志愿者孙盛泉在香港中路进行志愿服务。汤臻 摄
最近,岛城近2万名城市运行志愿者已在大街小巷上岗执勤,2000名峰会会议志愿者也已出征。志愿者已成为岛城一道靓丽风景线,由于他们的付出,岛城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志愿者成最美风景线
如今,岛城的大街小巷,交通路口、公交站点、街道社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有进行文明引导的,有维护社区治安的,也有保持街面卫生的。
据了解,近2万名城市运行志愿者来自党政机关、街道社区和公安、教育、旅游以及公交、交运、地铁、机场、火车站、银行、医院、邮政、通信等20多个窗口行业,他们在社区、窗口单位、主要交通路口、公交地铁站点、景区景点等设置近30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为广大市民和国内外宾朋提供志愿服务。另外,2000名峰会志愿者面向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等10所驻青高校定向招募,他们将为参会嘉宾、媒体等客户群提供抵离、翻译、媒体、城市运行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务。
选拔志愿者要求严格
志愿者服务水平的高低,展现着青岛的形象。为提供更加优质的志愿服务,岛城的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挑细选,层层选拔出来的。
任玮雯是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同时她也是一名峰会志愿者,“我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平时也经常参加一些志愿活动。”任玮雯告诉记者,前期在青岛举行的马拉松,她也去当过志愿者,所以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经验和能力。作为峰会志愿者,有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外语方面,选拔志愿者必须通过口语考试,“有英语短文阅读,考察发音、语感等。”任玮雯说,另外还要用英语回答专家评委的考核,主要是一些志愿者日常用语。除此之外,还要经过军训来提升体能,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近年来,青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一场场志愿活动、一次次公益善举,打造“大爱青岛”品牌。
我市成立全国首家志愿服务学院和全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依托志愿服务学院和培训基地,推进志愿服务教材编写工作,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扩大师资队伍,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15名。目前,逐步建成学院、区市、街道、志愿服务组织四级培训平台,开发3大类别、99门核心课程,拥有讲师170余人,可提供培训服务330课时。
依托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建立项目孵化中心,积极扶持区市建立创益工场等孵化基地,建成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库,打造志愿服务资源对接、信息共享、项目孵化三大平台,推进向山东半岛辐射延伸,目前已孵化扶持志愿服务项目130多个。
开发运行青岛市志愿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基地数据库,实现在线实名注册、项目发布、在线培训、公示工时、社会监督等系列功能,并筹建青岛市创益联盟,吸纳社会诚信度高、社会责任感强的单位和企业加入,结合各自实际提供优先优惠、消费打折、绿色通道等回馈和服务,让志愿者切实得到实惠、受到鼓励。
另外,我市还出台了 《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对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培训、激励保障、社会回馈、组织建设以及记录管理、“时间银行”等作出规定,切实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出台《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140余万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1.2万余支,推出经常性志愿服务项目6800余个,建立志愿服务基地3700余个,涌现出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