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留学生沙卫诗——
“老沙”的青岛幸福生活
沙卫诗已彻底融入青岛的生活。
皮肤偏黑、深眼窝、友善的笑容、讲一口字正腔圆的纯正中文……若你在中国石油大学遇到这样一位阳光帅气的外国小伙,请喊他一声“老沙”,他会特别开心。因为他感觉“老沙”这个称呼特别接地气,仿佛真正融入了中国的生活。
▲沙卫诗已彻底融入青岛的生活。
一家四口相继中国求学
来自也门的“老沙”名叫沙卫诗,现在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读大四,高中一毕业即选择来中国是因为他有一个“中国情结”。
上世纪70年代,沙卫诗的父亲夏维希来到上海同济大学求学,4年的大学生涯使夏维希对中国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回国后,夏维希经常在家研读《论语》《孟子》等儒学经典,沙卫诗和他的哥哥姐姐从小就耳濡目染。“我们家里一直挂着三个印有福字的大红灯笼,那是爸爸从中国带回来的,他爱上了中国的饺子,回国教会了妈妈包饺子,每当客人来做客,饺子都是家里的主打美食,客人们赞不绝口。”沙卫诗回忆道。
2010年,沙卫诗的父亲再次来到阔别多年的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随后,沙卫诗的姐姐和哥哥也先后来到中国求学。这使得沙卫诗赴华求学的信念越发强烈。一心想来中国的沙卫诗,在2013年终于实现了愿望。一年后,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沙卫诗来到青岛,踏进中国石油大学的校门。这样,父亲是同济大学的博士、姐姐和哥哥在中国读完本科,又分别在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读研,沙卫诗一家四人同在中国求学,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恋”上青岛美景,所以爱上摄影
作为插班生,老沙在学习上付出了双倍努力。同样的一节课他会“蹭课”听上两遍。“一枚金币,正面是你(近似),反面是我(精确),平放在桌面上,无论哪面在上,都不是爱情(极限),竖立起来,也不是爱情,因为这时还有你与我的分离。”老沙尤其喜欢张丹青老师的高数课,枯燥的高数知识与爱情诗的结合能让人悟出人生真理。
老沙的汉语说的格外流利,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时不时地蹦出一句网络流行语。若不看他的样貌,你甚至不敢想像这是一个外国人。在青岛的四年间,老沙读过很多中国名著,沉醉于《红高粱》,喜欢中国古典文化《西游记》,还学会了快板、腰鼓、武术等。基于这些中国“才艺”,老沙去年在“汉语桥·2017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中获得个人赛银奖。
青岛带给老沙的改变不止这些。因为迷恋青岛的美景,老沙爱上了摄影。他说:“最初仅仅用手机拍照,发到朋友圈后好多中国朋友都评论说‘你拍的太美了’,这鼓励了我,于是买了一台单反相机,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其实毕业后我想留在青岛做一名摄影记者。”去年暑假,老沙前往贵州六盘水参加暑期学生记者训练营活动。他在大学期间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成为学校记者团里的第一名留学生记者。在六盘水的七天七夜时间,1200多公里路程,3000多张照片,记录了老沙的学生记者成长之路。下个月,老沙和留学生同学一起创办的杂志《INSIGHT》第五期即将出版,杂志面向青岛的所有留学生,记录着青岛的风土人情及他们在青岛的成长故事。
投身志愿服务,找到第二故乡的温暖
曾只有一座摩天轮的唐岛湾穿上了繁华的“新装”,东方影都拔地而起……在中国石油大学读书四年的沙卫诗见证了青岛速度。他说:“中国建筑的建设速度在我们留学生中是公认的,你能相信吗?在我们国家一栋四五层的建筑建完通常需要三四年。”
老沙说,他在青岛找到了第二故乡的温暖。“刚‘插班’时,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我真的是云里雾里。我的中国朋友陈晋便主动给我们几个留学生补课,后来他邀请我参加了向阳花支教团,给了我深入了解中国风土人情和温暖别人的机会。”
很多中国学生参加支教活动,可很少看到支教留学生的身影。当2016年老沙与向阳花支教团站上云南山村幸福村的三尺讲台,在干净的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台下学生对学习渴望的神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老沙很帅”“我们喜欢你”“老师热情又幽默”……孩子们写给他的小纸条,老沙一直留着,那是他的最高荣誉。“现在孩子们还会经常用家里人的手机联系我,问我过得好不好,什么时候再去看他们。”
“人人都有爱心。”曾作为学校留学生学生会会长的老沙定期协调留学生们到西海岸的小学做志愿服务,号召更多留学生加入支教队伍。
沙卫诗是老沙也门名字的音译,他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沙福。“福”代表幸福,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汉字。“同济大学的汉语老师曾告诉我:开心是一时的,但幸福是永恒的。”现在,即将大学毕业的老沙正在申请继续留在中石大读研究生。他说,“我希望将来毕业后留在中国,留在青岛工作,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