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安德烈:在青岛当“创客”
“有一种石墨烯泡沫,每立方米只有100克,比羽毛还轻。可是用它来吸水、吸油的话,1000克泡沫可以吸走1吨的水或油,然后还可以再挤出来。大家想想,能用它来做什么?”
“还有一个实验,将石墨烯薄膜覆盖在瓶口,瓶子里的水倒不出来,但是水汽可以透过薄膜蒸发出来。那么,设想一下,如果瓶子里装的是水和茅台酒的混合物,是不是就相当于提纯了呢?”
……
▲“石墨烯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
4月17日,莱西南墅,一场关于石墨烯应用的讨论像刚刚到来的春天一样暖意融融。“石墨烯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在青岛,在他“创业”的青岛德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与30多名石墨烯下游产品企业的负责人分享他在实验室里取得的“好玩”的新成果——这位曾经因做“悬浮青蛙”实验而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奇思妙想,立即掀起了讨论热潮。
安德烈来青岛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我和萧小月博士是老朋友,他让我看到了青岛的商机,我就来帮朋友创业。”
萧小月是德通纳米的董事长,在成为企业家之前,他是石墨烯应用开发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萧小月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现任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主席、欧洲石墨烯大会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全球顶尖的自然科学研究杂志《自然》曾特别向萧小月约稿,请他撰写《中国石墨烯商业化》的论文。通过国际交流,安德烈和萧小月成为了好朋友。
“英国和美国是石墨烯研发方面的领头羊,而中国毫无疑问是应用开发方面的先行者。”自从2004年成功制备出石墨烯材料以来,安德烈就以极大的热情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在中国,在青岛,他看到了这种市场潜能。
▲“石墨烯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
2015年10月,第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青岛举办,萧小月邀请安德烈来青参会,会议期间,萧小月邀请安德烈来到莱西南墅,这里有长江以北地区最大规模的石墨烯生产线。这次参观,让安德烈对莱西南墅这个世界知名的“石墨之乡”留下了深刻印象。2016年9月,安德烈以合伙人和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盟德通纳米,着力于将石墨烯产业向国际化发展方向推进。
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安德烈会来青岛待两三天,集中处理一些公司需要当面落实的事务。而他对公司的管理,几乎全部是“远程指挥”,他和萧小月频繁地打电话、发邮件,从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破解公司技术难题、讨论市场销售到日常人员管理,熟练地在“科学家”和“股东”的身份之间转换。为了联系方便,萧小月手把手教会了安德烈使用英文版的微信,现在安德烈也会时不时地在自己的“朋友圈”晒晒青岛。
尽管已经拿到诺奖,安德烈还是喜欢待在实验室,他说:“我享受研究,现在我90%的时间仍然花费在基础研究上面,但是剩下的那10%,我愿意用来推动石墨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安德烈在青岛当创客,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石墨烯本身具有高导热性和高导电性两种特性,但我们常用的锂电池需要导热性好却不导电的材料,否则就有安全隐患。德通纳米公司将安德烈的研究技术“嫁接”进来,生产的石墨烯材料导热却不导电,很好地解决了“绝缘”的问题。在安德烈的技术支持下,德通纳米在高导电导热剂、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重防腐和电磁屏蔽涂料、石墨烯3D打印材料、环境净化等石墨烯下游应用产品领域都大刀阔斧地推进了商业化。安德烈自信地说:“德通纳米在中国的石墨烯产业领域一定能排进前十名。”
每次来青岛,萧小月都会安排安德烈住在海边。清晨和傍晚,他喜欢沐浴着海风,在海边散步。“我喜欢青岛的海,我喜欢这座城市的风景,下次再来一定要去爬爬崂山。”因为工作行程太满,安德烈忍不住向萧小月“抱怨”起来。
但是一谈到他的专业——石墨烯,他就有说不完的话:“中国的石墨烯产业正在领导世界石墨烯产业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对石墨烯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研发阶段,而在中国政府的引导下,许多企业已经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我能感受到青岛市政府、莱西市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来源于资金扶持,更在于政府主动帮助我们构建起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为产业链的完善搭桥铺路、穿针引线……”(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