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时政类> > 正文

乡村振兴进行时生态篇:打造美丽乡村 激活“美丽经济”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责任编辑:曹乐平 2018-04-27 11:57:43 字号:A- A+

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备,古韵古风犹存,即墨区金口镇凤凰古村变美了;西海岸新区大珠山脚下600余年的历史古村焕发勃勃生机……守住乡愁,必须留住青山绿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态资源作为依托,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生态保护也难以持久。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辅相成、和谐共赢,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的目标。

A

区市样本·即墨

农村“厕所革命”

牛栏变茶室凤凰村古韵犹存

在即墨区金口镇凤凰村,68岁的村民杜希义后院里大片的萝卜让游客郭浩爱不释手。“这么新鲜无公害的萝卜城里可不多见,大爷,我能买点萝卜吗?”杜希义闻声从自家后院拔了12个萝卜,一股脑塞给郭浩。“我这萝卜都是从养鱼种莲的蓄水池引水浇灌的,鲜脆可口,你喜欢就拿回去尝尝。”

“蓄水池?污水处理站旁边那个?”郭浩心里开始犯嘀咕,万一污水处理不合格,这浇灌出来的萝卜能吃吗?“我们村这污水处理站可是高科技,这边机器检测出结果的同时,环保部门会有数据显示,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清澈,没有异味,夏天蓄水池的莲花开得娇艳欲滴,鱼儿游得可欢畅了。”看到郭浩有些不放心,杜希义当场切了一块萝卜塞嘴里吃起来。

让杜希义全村引以为傲的污水处理站占地100平方米,采用一体化设备,利用厌氧好氧生物膜水处理技术,具有强化脱氮除磷污泥处理及减量化功能,每日可处理生活污水40吨。“为了保留村庄古韵,镇上为每户铺设污水管线,厕所水、厨房水、洗澡水‘三水’通过沉淀池直接进入支管,再汇集流入污水处理站。随后经过调节池、生化反应池、沉淀池、消毒池等层层过滤,达标后的中水可以用以景观水系、绿化灌溉用水等等。”即墨区金口镇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田先介绍,污水处理工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必须速战速决,村里最多17支队伍同时动工,使得整个工程不到4个月全部完工。

凤凰村充满古韵古风

2016年,凤凰村成为即墨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工程”首批建设村级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精品示范村之一,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与村庄改厕同步进行,先后建设污水处理站1座,共铺设管道6500米,建设三格式化粪池176个,建设户沉淀井143个。“上厕所不用挑粪了,河里的水循环起来了,家门口的垃圾场改成了风亭广场,春夏嬉戏,秋收晒粮,每天早上打开门看着整洁明亮的街道就觉得心情大好。”杜希义见证了这个沉睡600多年的老村落是如何一天天苏醒,变得生机勃勃起来。他介绍,村口处本来是个养牛场所,牛粪踩得到处都是,现在改建成了牛栏茶室,几张桌椅、两套象棋、一壶热茶,成了劳作后歇脚的好地方,大家都说村里种下的两棵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

汇贤溪潺潺流淌、翠竹林随风摇摆,徜徉在老石条路上,凤栖苑、凤庭广场、牛栏茶室等星罗棋布,精美的细缝花墙见证了曾经的繁华……如今的凤凰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完备,古韵犹存,老百姓在凤凰山脚辛勤劳作,眉眼间尽是幸福的笑意。

凤凰村街景

B

区市样本·西海岸新区

坚持绿色发展

投2000余万元600岁古村焕发生机

位于西海岸新区大珠山脚下的杻杭村依山傍海,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据了解,杻杭村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9项美丽乡村建设,还进行“内外兼修”的道德文化建设,让这个拥有600余年的历史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平坦洁净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白墙灰瓦房屋、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花园般的文化广场……处处皆景,让人赏心悦目,记者走进杻杭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外桃源”。记者随意走进路边的一个小院,只见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院里还种着柿子树,在这样美丽、舒适的环境下生活让人心旷神怡。行走在宽敞洁净的村道上,漫步在村文化广场上,感觉整个村庄俨然一个城市公园,“谁能想到变化这么快,我们村庄变得漂亮、干净多了,环境变好了,住着也舒服。”66岁的村民管大爷说,昔日他们的村子破破烂烂,很多村民还把草垛随意堆放,每到下雨的时候,村里的乡间小路泥泞不堪。

为了让村庄变得更加美丽,净化、美化农村环境是当务之急,在街道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杻杭村进行了村庄整治、道路硬化等工作,还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幼儿园等公共设施。经过改造,昔日普通的小村庄破茧成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杻杭村土质优良,是西海岸新区传统产粮大村。勤劳的村民在这片沃土上引入了“明月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将杻杭村建设成为蔬果特色产地。该村共有果园面积570余亩,生产的“振山”牌苹果是青岛市优质农产品,年销量1000余吨,销售额230余万元。该村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完善了以务农为副、以务工为主的布局,逐步形成了农工一体化的格局。

“山好、水好、空气好,这里是健康养生的首选目的地。”滨海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杻杭村旅游资源丰富,这里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杻杭村依靠自身优势,建立起以“山、海、田园”为肌理的全新村庄形象,展现全新的杻杭之美,吸引游客走进这片“世外桃源”。谈及未来的发展,杻杭村党支部书记徐福强表示,现在产业规划的方案已经定了,他们打造集乡村度假、养生休闲、艺术文化、户外拓展于一身,构筑青岛旅游圈独有的滨海田园综合体。

杻杭村村民在小广场悠闲地晒太阳聊天

声音

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钊贤

为乡村生态振兴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五个振兴’之一,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为我市环保系统做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钊贤认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是环保部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着力点,也是环保部门使命所在、职能所在。

《青岛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提升农村环境保护水平。以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长效运行机制为核心,加大环保投入和政策支持,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为重点,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村非农产业环境保护,强化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使全市633个村庄、约78万人受益。其中仅在2017年,就完成336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全市范围内禁烧农作物秸秆,2016年我市首次将秸秆禁烧火点纳入对两区四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考核奖惩内容,相关区市均提高了重视程度,火点由2015年的35处大幅下降到7处。2017年,秸秆禁烧火点再次下降为两处,并且都在非重点禁烧区域。禁烧农作物秸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7年,我市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项治理。在大沽河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建立试点面积3.03万亩。全市不断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主要涉农区市均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内1095家养殖场户已全部完成关闭搬迁,其中,规模化养殖场(小区)126家、养殖专业户969家。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60个、“退户进区”养殖小区4个,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场163个,遴选10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予以推介。全市2425家规模化养殖场中,配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2283家,占94.1%。

我市开展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调查,52处“千吨万人”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基本完成。组织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5区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了377个村庄3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规划

2020年建成一批宜居村镇

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好环评工作服务优化农村工业经济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农村大气、流域、土壤等污染问题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我市于2018年1月12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力争到2020年建成一批村居美、田园美、生活美的宜居村镇。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我市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到2020年,实现镇驻地、农村新型社区和水源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其他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70%。同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程,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加强村庄文化活动中心、集贸市场、村庄游园、游客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公共厕所建设;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98%以上,农村保洁市场化、专业化水平达90%以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现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实施供暖供气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品质。到2020年,小城镇驻地、集聚型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暖率达到80%以上,镇(街道)建成区、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天然气管网全覆盖,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其他村庄燃气普及率达到85%以上。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