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潍坊4月14日讯 4月13日,文化名市看潍坊——全国网络媒体潍坊行的记者们到访位于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民俗大观园,参观了其中的年画作坊、风筝作坊,领略了潍坊市独特的非遗文化。
作为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又称鸢都,其风筝制作的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风筝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在世界70%以上的风筝都是产自潍坊。
风筝艺人现场制作风筝
风筝作坊里,几位风筝艺人熟练的制作着风筝。有人在高档丝绢上手工绘画,有人用竹子扎制骨架:只见寥寥数笔,一支蝴蝶风筝的翅膀已经画好;几个巧劲,原本笔直的竹子有了蝴蝶的形状。最后将绘好的丝绢在骨架上蒙面,一个手工风筝就做好了。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想入驻风筝作坊,风筝艺人都需要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而实际上,当天制作风筝的几位风筝艺人都是从业多年的“熟练工”了。
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三大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
年画匠人向记者介绍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
在木板年画作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了木板年画的全部制作过程:杨家埠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据悉,一张杨家埠年画拥有4到7种颜色不等,也就是说完成一张年画需要4至7个色板,虽套色印刷,但颜色互不重叠,色彩十分鲜明。
就在记者参观杨家埠民俗大观园的时候,一队来自港台地区的游客也在参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导游用粤语非常流利的介绍着潍坊风筝和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这队游客不时发出惊叹之声。听完讲解后,多位游客在作坊的销售区购买了风筝和年画产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和这位导游沟通后了解到,她主要负责港澳台的旅行团,而杨家埠民俗大观园已经成为这条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每月会来3-4次,游客也非常喜欢来这里,体验独特的潍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