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2月5日讯(记者 江东旭)2018年1月3日国务院刚刚批复山东省成为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试验区方案提出由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引领,构建创新创业良好制度环境、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形成绿色发展,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经验与借鉴。2月5日,记者跟随山东省“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来到烟台,探寻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的秘诀。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规划图
从盐碱地到智慧高地创业
从1984年10月国务院批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下简称烟台开发区),烟台开发区的第一代、第二代创业人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持创业”不服输的精神指引下,将昔日一片荒芜的盐碱沙地变成了基础设施齐全,投资条件完善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过引进龙头大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烟台开发区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产业之路。通用汽车进入开发区,腾空生出一个新产业;富士康落户,平地造出一座电子城。随后,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汽车、手机、电脑、船舶、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纷至沓来。
进入“十三五”,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烟台开发区的新一代创业人提出了“创新引领创业带动,为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新环境”的新思路,大力扶植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累计引进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2人。抢占优秀人才,培育创业智慧高地。
2017年烟台开发区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3个,12个项目跻身省级以上重大工程,新旧动能转换效率创历史新高,烟台开发区建设全市“科技创新中心”,让企业乘上创新的“高铁”。
园区生物制药企业特色产品展示
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响创新主旋律
烟台开发区按照“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以搭建平台助力技术突破,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催成创新集群。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近日,德邦科技的山东省微电子封装材料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攻国际先进、国内亟需的电子与微电子封装材料研发,成功推动烟台开发区电子与微电子封装产业驶入“国家队”。
隽秀生物科技依托人才引进和政府创新政策的扶持,迅速掌握了多款Ⅲ类植入性医疗器械的核心技术,产品涉及神经修复、肌腱修复、皮肤修复、脊髓修复及血管修复等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在这种创新活力十足的环境下,一大批科技“小巨人”在烟台开发区发展起来。目前,烟台开发区经市级及以上认定的科技型企业达到205家,呈现“成长型、骨干型、示范型”三类企业有序分布、梯级式发展格局;全区256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其中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52个。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8个国家级创新研发机构,以及4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为园区企业和开发区后续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发展动力。
烟台开发区发展巨变图片展
新旧动能转换新老产业齐发力
在大力扶植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烟台开发区积极扶植老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进行有益地探索,不断激发企业创新的主体活力,让老企业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从单一产品到行业细分领域再到行业上下游,实现了技术与产能的完美对接与转型。
正海集团创建于1990年,从生产单一的电视显像管荫罩产品起步,不断深入行业细分领域,依托从显像管荫罩积累的技术起步,正海集团在稀土永磁材料研发生产领域优势已达到国内领先地位。首创了正海无氧工艺技术(ZHOFP),产品综合品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集团参与的“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升级与集成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领域,正海集团已经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军企业。
通过内在强化技术研发,正海集团在电子显示领域自主研发的黄光技术Metal Mesh(金属网格触摸屏)最小网格线宽3μm,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老产业真正实现了升级再造。通过开放吸收新产业,正海集团从稀土永磁材料零件研发加工到收购汽车动力研发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形成了行业上下游垂直经营,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研发实力与抵御风险的实力。
烟台开发区坚持政策积极引导,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通过实施《创新型开发区建设意见》,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好有关配套政策,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激发企业和技术人才成长的动力,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的新时期,趟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