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就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十一届山东省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实践由此拉开帷幕。率先制定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协商工作规程,率先启动向全会提交协商工作报告程序,率先对协商活动开展第三方评估……随着一系列的工作探索,协商议政格局不断完善。
从启动协商时各方的矜持,到现在协商中的浓厚商量氛围;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形成的系统协商体系,省政协打造了“计划——实施——评估”的协商链条,构建起政协协商民主的“山东路径”。
协商计划——改变随意性,增强硬约束
协商是建立在话语沟通基础之上的,本身具有平等性、非强制性的特点,如何增强协商活动的约束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经过深入研究论证,省政协把制定协商工作计划作为破题关键,目的是增强协商的制度刚性,就是要改变“想协商便协商,不想协商便不协商”的随意性。
这一决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出台了《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制定办法(试行)》,对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年度协商计划的制定作了明确规定。
以此为据,省政协围绕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开展协商活动的机制初步形成:首先由专委会在各界别和委员中广泛协商初步形成题目,与党政部门协商初步确定题目,经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经省政协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回顾省政协协商工作历程,已经连续四年制定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以2017年协商工作计划为例,30个协商议题,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四种形式,什么时间协商、哪些部门牵头、协商部门有哪些,一目了然。
比如在“专题协商”一栏,全年有两个协商题目,主要配合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议政进行协商。一个是“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时间定在9月,由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牵头组织,协商部门包括省扶贫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卫计委。
另一个协商题目是“降低企业成本,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时间定在10月,由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牵头组织,协商部门包括省发改委、省编办、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交通厅、省金融办。
翻阅这些年的协商题目,内容主要聚焦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关心关切。省政协全年的调研、视察等活动也都围绕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展开,可以说,协商工作计划已经成为省政协年度履职工作的总抓手。
协商实施——不念发言稿,强化真商量
协商计划有了,重在组织实施。
协商初始阶段,对参与协商的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代表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因为担心说多了、说错了,大家都是念发言稿,致使协商味道不能真正体现。“与其说是协商议政会,更像是情况通报会。”
为改变这一现象,省政协以及承办协商会的各专委会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为了不让念稿子占用太多时间,限制了发言时间,部门不超过8分钟,委员不超过6分钟,期望省出来的时间能商量起来。但效果仍不好,互动还是不明显。
改进不停歇。在2014年11月26日召开的“坚持‘三个导向’,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专题协商会上,首次不再安排部门情况介绍环节,而是要求与会部门只提供书面材料。
好的设计激发了潜在的协商能量。这次会议一上来就直接互动交流,你问我答、有来有往,观点在碰撞、共识在凝聚,商量的气氛浓了,协商的局面活了。
值得关注的是,调研不深入不协商、准备不充分不协商,这是省政协组织协商会坚持的重要原则。正是在这个要求下,前来商量的各方都做足功课,确保了协商质量不断提升。
围绕推动山东更好融入“一带一路”、重视和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协商,围绕加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开展对口协商,围绕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开展界别协商,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开展提案办理协商……
在这一个个协商现场,许多原本不可能坐在一起的有关方面汇聚到了一堂,成为聚识聚智聚力的平台。四年时间,省政协完成协商议题121项,形成的协商报告被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或吸收到文件当中、或原文转发,推动了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
探索、实践、完善,省政协把协商变成了各方充分表达立场、观点、诉求的载体,变成了有事好商量、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协商民主在政协土壤里真正落了地、生了根。
协商评估——成效怎么样,指标来打分
协商活动开展得好不好,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来打分。
随着协商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省政协在统筹各项协商活动中发现了新的问题:“个别协商活动没有严格按照计划和规程开展”、“协商交流互动不够充分”、“协商成果转化不到位”。
有问题,不能等。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省政协决定实施协商工作内部评估和第三方评估。
此举无疑是破题之举。经过缜密设计、精心设置,2016年协商评估工作正式启动,制定了《协商评估方案(试行)》,评估内容包括协商议题调研论证、组织开展协商会议、协商成果报送落实三大部分,细化为10个方面,初步形成了评估指标体系。
在选择评估人选方面,由第三方评估机构、专家和律师组成评估监督委员会,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挑选人员组成评估专家组。在评估程序上,首先由协商活动牵头部门内部评估,之后评估专家组提出初评得分和等级意见。初评结果向牵头部门进行反馈,确认无异议后,召开评估监督审查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联席会议,审定评估工作报告和终评结果。
最终,在2016年协商活动评估报告单上,省政协提案委承办的《关于我省大城市交通发展建设》的协商活动以1688分列第一位。拿到这份评估单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评估对协商工作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指标体系是很好的工作导向,按评估的要求去做,协商程序会更加规范。
的确,协商评估是从全局高度,对全年协商工作的一次回顾、梳理,也是一次考核、激励,对各项协商活动的承办单位来说,则是向更高标准看齐、进一步提高协商质量、推动工作水平再提升的“引擎”。
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魅力正在山东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