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于成璞
2017年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简称“三民”活动)述职报告会今天正式拉开帷幕。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于成璞在述职报告会上表示,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洋与渔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海洋与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综合管理和现代渔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98.5%的海水水质符合优良标准。前三季度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06万吨,实现产值155亿元。
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美丽海湾”建设全面展开
围绕构筑“三湾三城”的海湾型城市新格局,总结提升胶州湾保护工作经验,探索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新模式,加快建设“美丽海湾”,推进海湾功能永续利用,为国际湾区都会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胶州湾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水质优良比例稳步提高,海域优良水质面积达到71.8%,比5年前提升25.4%。一是健全治理责任体系。创新海湾管理保护机制,市委、市政府发布实施《关于推行湾长制加强海湾管理保护的方案》,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原则,坚持陆海统筹、湾区统筹、河海共治,建立健全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海湾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共同推动海湾管护和治理。二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编制完成《胶州湾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蓝色海湾”“银色海滩”整治行动,推进“南红北柳”滨海湿地修复工程,组织胶州湾红岛南岸段、西海岸红石崖段和西翼段重点岸线整治修复,红岛东岸线、灵山湾岸线生态修复效果显现。三是提升海湾监管能力。开展“智慧胶州湾”项目,建设胶州湾综合管理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整合优化胶州湾水质监测站位,推进胶州湾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组织胶州湾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四是营造海湾保护良好氛围。成功举办以“海陆统筹、湾河共治”为主题的省海洋生态文明专家行青岛行活动,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专家为我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加大海湾保护宣传力度,启动胶州湾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与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胶州湾纪事》广播专题纪录片,利用新传媒开展“最美海湾”主题享读活动。
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施
深入开展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实施基于生态保护的海洋综合管理,坚持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布局海洋空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一是科学利用海域海岛资源。省海洋功能区划青岛部分获国务院批复,加快修编《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组织编制《青岛市海域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办法、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积极确保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对全市15个重点围填海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做好青连铁路、地铁8号线、万达东方影都等重点项目用海服务,帮助企业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近20亿元。加快实施大公岛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和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整治修复项目,组织完成62个海岛标志修复。加强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沿海区市均成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海域动态监管组织体系和运行效能进一步优化。二是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贯彻意见,严守海洋生态红线。健全海陆统筹保护海洋环境工作机制,与市环保部门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沟通合作机制,及时发布《2016年青岛市海洋环境公报》。组织开展13个专项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成运行。推进海洋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海洋局批复,加快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编制《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制定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和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三是强化海洋防灾减灾能力。预报减灾与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完成海洋预警报能力升级改造,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成果连续5年获国家海洋局考核优秀等次,组建市海洋减灾中心并全面运行,协调开展浒苔处置联防联控和源头防治,健全“四位一体”的监视监测体系和“三道防线”的应急处置体制,优化“2+X”海上浒苔打捞处置模式,严格区域网格化管理,实施精准高效打捞,清理海上浒苔9.2万吨,最大力度减少浒苔到岸率,浒苔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四是协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积极实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支持总投资29.3亿元的海洋生物、海洋装备等44个示范项目,参与企业主体达到100家,助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共同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2017年黄岛论坛成功举办,成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市政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三方共建绿潮防治实验室和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实验室。与市统计局、蓝办等三方建立海洋经济发展监测合作机制,开展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提升海洋经济运行和分析评估水平。成立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搭建海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平台。
坚持转换动能、提质增效,蓝色粮仓建设深入推进
积极落实市政府“一业一策”工作部署,加快实施渔业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研究制定《渔业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蓝色粮仓建设质量效益,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发展。一是远洋渔业发展再创佳绩。实施产业精准招商,成功引进山东中鲁远洋渔业公司总部落户青岛,成为青岛渔业企业中唯一的上市企业。积极推进远洋渔业开发合作,10家企业与12个国家建立合作项目。目前,全市注册远洋渔业公司31家,发展远洋渔船163艘、作业渔船109艘,预计全年完成远洋捕捞量14万吨,是五年前的45倍。投资超过百亿元的中国国际(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是海洋牧场建设持续推进。全市建成10处休闲型海洋牧场和全省首个公益型海洋牧场,其中6处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共安排各级资金2400多万元,放流苗种16.6亿单位,再创历史新高,放流综合投入产出比达到1:5。三是水产健康养殖稳步发展。积极发展陆基工厂化养殖、深远海抗风浪网箱养殖,突出抓好养殖设施设备和池塘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先进技术,全市建成工厂化养殖105万平方米、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380个。加快良种良法示范推广,推荐“中海1号”条斑紫菜等3个水产品种参加国家新品种评定,指导500个渔户实施示范面积20万亩。四是休闲渔业品牌渐成亮点。积极推广“渔夫垂钓”海钓品牌,全市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1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2处,省级休闲海钓场4处,面积近20万亩,新创2个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休闲海钓逐步成为岛城海上旅游产业“新名片”。
坚持综合管控、强本固基,“三个安全”建设更加稳固
着眼于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突出“根上治理、点上管控、效上提升”,着力维护好海洋生态安全、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海洋生态管控有力有序。组织开展“海盾”“碧海”“护岛”“护渔”专项行动,突出“三湾一线”(胶州湾、崂山湾、灵山湾和前海一线)执法监管,强化源头、精准、综合治理,健全依法、长效、严管体制,全年查处违法用海案件15起、渔业违规案件582件,清理禁用渔具3.4万余套。积极落实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针对伏季休渔政策调整,坚持“岸巡海查、重点防控、区域盯守”,从严从重打击渔船违规出海捕捞行为,休渔期间共查获违规渔船493艘、罚款387余万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今年伏休成效明显,开捕后渔获物明显增多,螃蟹、对虾、带鱼、鲳鱼等经济海捕产品品质更优、价格更低。严格落实捕捞渔船“双控”管理制度,争取国家渔船拆解经费3.5亿元,通过“禁、废、转、改”,推进渔船“小换大、旧换新、木换钢”,重点扶持150马力以上渔船更新改造和建设,拆解渔船114艘、报废功率2900千瓦,更新改造渔船84艘。二是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组织渔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隐患排查等专项治理行动,集中开展渔船非法载客、休闲海钓船等专项整治,依法没收、拆解涉渔“三无”、套号、假号船舶20艘,组织全市渔业安全培训9期、培训4000多人,渔业安全生产保持平稳向好态势。严格执行国家渔业油价补贴政策,申报审核渔船4504艘,发放油价补贴资金1.35亿元,补贴发放率达100%。认真落实政策性渔业保险,渔民入保率达95%,渔民人均保额48万元。三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突出监管责任化、生产标准化、抽检严格化,新创农业部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总量分别达到109个和126个。加大水产品质量抽检覆盖面,对全市国家级种业示范场及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监管率100%,年内完成水产品抽检995批次,合格率达到99.7%,确保让市民吃得绿色、安全、放心。
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倾听群众呼声、接受市民建议作为改进服务水平、提升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努力了解群众需求,积极改进作风,着力补齐短板,在去年“三民”活动中,我局共征集市民意见建议17条,全部按期办结,其中,加强胶州湾保护等建议最终进入决策程序得到落实,海洋环境损害指标纳入全市综合发展考核。年内办复代表建议、政协提案38件,组织参加“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网络在线问政”等政民互动活动6次,办理政务热线等市民诉求和问题380多个,按时办结率100%,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距离市民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由于近海捕捞强度过大,渔业资源衰退情况没从根本上扭转;海洋生态虽有好转,但赤潮、绿潮仍然时有发生;海上管理薄弱,违法侵海案件屡禁不止;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等。
2018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围绕全市海湾型城市建设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建设,加快海洋与渔业新旧动能转换,以推行湾长制为抓手,推进海洋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精细化;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推进渔业产业体系和发展能力现代化;以坚持问题导向为关键,推进护海兴渔保障体系和监管能力法治化,建设“美丽海洋”,打造“蓝色粮仓”,推进全市海洋与渔业各项事业率先发展、走在前列,努力让青岛的海水更清、海湾更美,让青岛的水产品更丰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