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进程,为广大职工提供了担当新的历史使命、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广阔舞台。青岛工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以“工人先锋号”和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青岛工匠杯” 和“振超杯”技能竞赛活动以及示范性重点工程竞赛为载体,团结带领百万职工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用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担当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改革创新的先锋主力 ,谱写中国梦青岛华章。青岛工会十三大以来,全市涌现出皮进军、宁允展等市级以上劳模先进1337名;创建工人先锋号1210个;创建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95家,取得创新成果2870项,获得国家专利820项;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地铁、青岛新机场建设等200个示范性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和全市各行业近百工种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有效地凝聚起、焕发出广大职工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巨大创造力,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技术进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青岛经济实现GDP过万亿的巨变。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投身中国梦青岛梦创建伟业
青岛工会始终立足并坚持维护职工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主阵地优势,培育了一批充分体现劳动时代价值和内涵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和集体,向全社会广泛传播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团结引领全市职工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中国梦青岛梦创建伟业中当先锋、做模范,奏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劳模先进大批涌现,辛勤劳动、诚信劳动、创造性劳动造就新时代先进模范。“作为新时期的农民工,不能光靠出大力流大汗,还得有知识,会干巧干用心干。”在青岛港装卸一线工作24年的全国劳动模范皮进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曾和爱人缝制40个沙布袋,在家中餐桌上一遍遍推敲灌缝包操作和码钩技巧,带领全队创出了单班单箱1369吨的生产记录。他还自学机械理论,在公司支持下成功研制出“智能平车机”,一年节约人工成本200万元。他和他带领的400多名农民工兄弟,先后创造66项绝活、120余个员工品牌,总结提炼26个工作法,4次打破纸浆接卸世界纪录。青岛工匠葛昌林,检查铁轨,一眼就知“病”在哪;庄玉坤15年练就真功夫,灯泡上切钢丝一次搞定…… 青岛工会十三大以来,全市劳模先进集体和个人大批涌现,18人成为全国劳动模范,39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个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03人成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4人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35个单位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各行各业推出青岛工匠40余位,皮进军、夏晓宾、宁允展、管延安等一批爱岗敬业、善于攻关的职工先模,恪尽职业操守,奋力追求卓越,用汗水用智慧用劳动创造追逐着个人梦想,也筑造着中国梦青岛梦的实现之路。
劳模风采点亮基层一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蓝领工人也能够成为社会精英!”当全国技术能手、青岛港集团职工王金良走进青岛商务学校,展示用一台叉车把一枚鸡蛋放置在啤酒瓶口的操作绝活时,现场千名师生深刻体会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自豪感、专业自信力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自觉性油然而生。2017年,青岛市总工会联合市教育局从全市遴选出王金良、王炳交等18位劳模成立劳模志愿者服务队,选择青岛商务学校、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等8所职业学校作为首批试点,通过在职业学校成立“劳模·工匠工作室”、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度等方式,开展“劳模•工匠进职校”活动,引导学生锤炼专业技能,涵养职业素养,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的生力军。近年来,青岛工会不断创新形式,通过劳模事迹报告会、劳模进车间等方式,广泛开展“劳模精神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向万余名包括职工、居民和学生在内的广大劳动群众,面对面展示劳模风采,交流诠释工匠精神,引领感召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劳动观,成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
“工人先锋号”遍布各行各业,在生产服务转型升级中打头阵、当先锋。2015年,青岛公交26路队正式启动全国“工人先锋号”创建,两年来,为了提升营运和服务质量,打造创新型公交线路,26路队的每位驾驶员都主动将自己在行车中遇到的服务难题记录下来并在下班后交流解决,每位调度员都会在下班后乘坐26路转一圈,记录客流情况并进行反馈,合力打造了享誉全国的精品公交线路。青岛工会十三大以来,全市公交、高速、金融、宾馆等行业参与了“工人先锋号”挂牌创建活动,创建全国“工人先锋号”17个、山东省“工人先锋号”64个,青岛市“工人先锋号”1129个。“工人先锋号”创建已成为凝聚全体职工智慧和力量,彰显工人先锋主力作用,推动生产服务走上进阶之路的有效载体。在高水平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建成运营铁路青岛北站、国际邮轮港,开工建设青岛新机场、济青高铁、青连铁路等工作中,到处都高扬着“工人先锋号”旗帜。
从容应对新常态,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创新创业
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青岛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创业创客”等重大发展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组织职工群众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振兴实体经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近百工种,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近年来,青岛市总工会把职工技术竞赛内容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要紧密结合,联合经信委等8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的意见》,完善了竞赛经费保障、评审表彰奖励和职工技术等级晋升体系,以“来自一线的技术工人为主体,重点解决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创新成果能在生产一线直接转化应用”“三个一线”为指导思想,围绕全市各行业各层次近百个工种开展技能培训、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主题的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把“精英工程”变为“职工所能”,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变成广大职工的实践行动,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充分迸发,技术能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几年,全市涌现出金牌工人、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等企业技能带头人4412人、创新能手773名,创新型班组1201个,创新竞赛示范企业224家。
青岛工会十三大以来,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等部门设立“青岛工匠杯”和“振超杯”;共同发起“全市企业职工岗位大练兵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第十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练、练赛结合;与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企业牵手·班组共建”活动,推广电力系统班组建设经验,焕发全市企业班组建设创新活力;每年评选表彰十大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十佳节能减排“金点子”;掀起了学技术、练技能,争做高技能人才的热潮。有80余万人次职工参加各种形式技术创新竞赛,涌现优秀科技创新带头人20名,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80个,评审发明创造5000多件,合理化建议9万件,更好地推动了我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实施制造2025战略。
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示范效应突出,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016年7月,由全国劳动模范王彬带领34名技术人才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再创佳绩,研制的“ZJ112卷接机组蜘蛛手油封拆装工具”荣获全国烟草行业第二十七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一等奖。该团队自成立以来,已完成ZB48设备维保模型等26项成果材料,160余项设备设计改进,其中50余项纳入烟机厂产品标准,在全行业推广,10个创新改善项目荣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6个创新改善项目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皮进军劳模创新工作室”三年来共创造近800项科技创新、QC成果,获得34项国家专利,累计创收5385万元,节支685万元。目前,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青岛市总工会着力打造的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促进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
2013年,青岛市总工会首次在不同行业中确定1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等先进人物为带头人,以生产经营一线技术人才为主体,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开展革新创新和协作交流活动,打造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2016年,总工会出台《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创建和申报条件,健全管理和奖励制度,对每个“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给予3-5万元的创新经费资助,充分发挥其作为基层创新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目前,全市已创建8家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95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2870多项,获国家专利820项,有力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精心打造精品工程,在本职岗位上高标准高质量建功立业
今年5月份,被列入国家规划的青岛新机场主体结构如期完工,对确保新机场如期建成转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青岛新机场建设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推动项目高品质高标准如期建设完工,山东省总工会、青岛市总工会在新机场建设项目以“五比一创”活动为载体,以实现一次验收通过率100%为目标,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充分调动了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涌现出易小华等27名优秀技能工人,累计完成创新成果、施工工法20多项,多项发明申报国家专利,在推动提高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水平和质量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市总工会专门成立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委员会,不断改进完善劳动竞赛体系,联合市建委、市安监局等部门以“六赛一创”(赛工程质量、赛安全生产、赛工程进度、赛降本增效、赛科技创新、赛劳务管理,创一流业绩)活动为重点,在世园会、青岛北客站、大沽河整治、青岛地铁、新机场等200多项与全市发展战略布局、国际形象定位、民生民心攸关的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重点产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吸引了1000余家参赛单位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每年吸引上百万职工立足岗位攻关克难,深化了群众性技术创新、增效活动,打造了一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和百年工程,促进提升了全市工程建设整体水平,推动了全市产业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