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中小学校设立自主选课日;每年有300万人次走进社会课堂
本报讯2016年10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复同意,青岛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年过去了,我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一年来,我市确定27个改革试点项目,全市80%以上中小学校参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模式改革,签约来青高校达到30所,全市民办学校达到922所,教育综合改革交出了满意“答卷”。
在机制与制度建设方面,我市印发《青岛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2016-2020年)》,坚持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同步推进,确定27个试点项目,遴选百余家单位,鼓励先行先试。同时建立了城乡学校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创建、教育资源、教育经费、校长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机制,全市80%以上中小学校参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模式改革。以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推动足球、篮球、帆船、管乐等项目的普及,中小学校音体美课程开设率、教师配备率和学生参与率均达到100%,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得到缓解。全面落实学校课程自主权,100%中小学校设立自主选课日,普通高中全面推行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全市社会课堂达到400处,每年有300万人次中小学生走进社会课堂。
基础教育领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职业教育领域,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现代学徒制地方特色制度框架。2017年,青岛入选省中职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数量在全省拔得头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三。高等教育领域,与市政府签约来青的高校已达到30所。民办教育领域,放开准入限制,全市民办学校达到922所,资产总值达70.2亿元。终身教育领域,我市出台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13条措施,全民学习网点击量突破1000万人次。
聚焦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立法。聚焦教育对外开放,成为与教育部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唯一的城市。十大发展成果在2017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展示,教育信息化成为青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