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的大门怎样才能越开越大?怎样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怎样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市部分专家学者、党员干部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全面开放指明了方向、“打”开了问号,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努力将开放这一青岛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优势进一步放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长冷静认为,报告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对外开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以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切实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
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表示,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新时代呼唤新开放,而“一带一路”这一“中国方案”拓展了青岛的“筑梦空间”,开启了青岛新的“机遇之窗”,为青岛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辟了新路径。“经过多年的创新与实践,青岛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作为‘一带一路’节点、支点‘双定位’城市,青岛要以建设海陆双向开放桥头堡、海上战略支点、经贸合作枢纽、服务保障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的交流合作,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落实国家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区。”
报告提出开放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让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党员干部十分振奋。“我们将在前期搭建‘一带一路自贸驿站’的基础上,继续不懈努力,树立‘咬住青山不放松、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信心,争取为‘一带一路’建设当好探索者、先行者和践行者。”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李苏满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对外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深化对外开放必须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蓄积新动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马卫刚说,要进一步推动投资贸易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型升级,集聚催生新的外贸发展动能,将青岛建设成为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作为探索青岛外贸新业态的先行企业,新华锦集团备受鼓舞。“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强化国际贸易主业,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业务,增强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为建设贸易强国作出新贡献。”新华锦集团董事长张建华表示。
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创建自由贸易港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马卫刚认为,制度也是生产力,制度活,开放兴。深化对外开放离不开科学的制度安排,离不开顺畅有序的制度保障。“围绕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我们要着力消除阻碍对外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打造公正透明法治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及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20多年来,作为对外开放前沿,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直肩负着先行先试的职责与使命,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让前湾保税港区为之振奋。“自由贸易港是建设自贸试验区之后又一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对深化对外开放意义重大,是前湾保税港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契机。我们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发展,进一步统筹区域资源,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为创建全国一流的自由贸易港区而不懈努力。”李苏满说。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对此,即发集团总经理杨为东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与世界众多品牌合作双赢、共谋发展,建设好即发在越南、柬埔寨等地的海外工厂,优化配置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舒适产品’,让世界人民共享高品质的中国制造。”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让中国重汽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更加坚定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决心。“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机遇。近年来,我们搭上‘一带一路’这班快车,销售人员远赴东南亚、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去年共出口自卸车、专用车等各种车辆1万多辆。”青岛重工党委书记、总经理王瑛波介绍,目前,青岛重工正全面实施“三大再造工程”——产业升级再造发展工程、海外市场再造发展工程、新动能汽车产业再造发展工程,其中,围绕海外市场再造发展工程,将积极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加快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加强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为“造车强国”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孔军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意味着国内企业在国际合作、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面临重要机遇,必须以更高的追求、更宽的视野,大力创新合作方式,努力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报告的要求,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在国际化层面拓宽技术成果转化通道,提高技术成果向产业的转化效率。同时,在持续做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际客户需求,全力拓展和布局海外业务,重点拓展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着眼构建全球轨道交通产业链,实现技术、产品、标准、资本、管理‘一体化走出去’。”
谈到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青岛华通集团董事长姜培生认为,一定要独辟蹊径。“这些年来,华通一直贯彻‘不在红海里拼搏,而在蓝海里遨游’的投资策略。下一步,华通将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以创新的眼光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