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21日讯(青岛新闻网记者)9月21日下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国际地下空间联合会主席Ray sterling等国内外地下空间领域顶级院士、专家的共同见证下,我国首家以海底隧道为主题的博物馆——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正式开馆。
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的“开馆”,正值2017年第五次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召开期间。大会主席的钱七虎院士,得知博物馆“开馆”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带领与会各位院士、专家及相关代表,兴致勃勃地来到博物馆进行实地观摩指导。市委宣传部、青岛国信集团的相关领导陪同参观。
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的前身是青岛胶州湾隧道展示馆,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博物馆坐落于青岛胶州湾隧道管理中心内,展厅面积930平方米,于2014年获得山东省文物局批复,是青岛市青少年未成年人社会课堂。
为充分展现青岛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风采与成就,去年以来,青岛国信集团对隧道展示馆进行改陈升级。在总体设计中,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以“精、深、专”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在展示方式、展示内容上突出打造精品、突出深地主题、突出专业化设计。设计方案历经多轮打磨完善,对博物馆改陈升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每个角落都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使隧道博物馆“推陈出新”,焕发崭新风采,使之成为国内第一个集知识普及、安全教育、文化观摩、档案珍藏、休闲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海底隧道主题博物馆。
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内,整体采用隧道内部岩石肌理为设计元素,色彩上选用棕褐色为主色调,再配以立体生动的场景浮雕,真实而又艺术化地烘托出整个展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在展陈内容上,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着重展示和再现“世界海底隧道大观、海底隧道建造技术、胶州湾隧道建设历程、胶州湾隧道安全运营保障、胶州湾隧道建设意义”五大部分。其中,“世界海底隧道大观”部分主要介绍展示海底隧道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及科研历史,系统展示国内外已建、在建海底隧道的相关数据;“海底隧道建造技术”部分主要展示介绍海底隧道是如何建成的,包括修建海底隧道常用的四种方法(钻爆法、盾构法、TBM法、沉管法)及其发展历程,以及海底隧道的修建风险分析;“胶州湾隧道建设历程”部分着重回顾胶州湾隧道历经二十余年的规划历程,包括80年代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的历史资料、90年代关于建设跨海通道的“桥隧之争”,以及政府部门、专家院士、市民的重视、支持与参与等,以形象、生动、立体的手法再现胶州湾隧道的建设历程;“胶州湾隧道安全运营保障”部分主要介绍胶州湾隧道日常的运营养护情况,向公众展现平常看不见的隧道内部场景,包括排水通风在内的隧道六大系统、应急逃生安全教育、国内公路隧道安全标准创建成果等;“胶州湾隧道建设意义”部分重点展示介绍了青黄跨海交通的历史演变、第二海底隧道规划情况、胶州湾隧道荣誉等,每个部分的展示内容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目前,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博物馆拥有实物及照片展品近千件,包含当时隧道设计建设的图纸、海底钻探岩芯、海底石、历史老照片等一大批珍贵资料。同时,博物馆内还保存展览了大量胶州湾隧道建设运营的基础资料,这将为国内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照,也为业内单位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实地观摩学习的平台。
青岛国信集团作为我市属国有综合性投资集团,以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推进重大功能性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为己任,积极投身城市空间开发。由国信集团投资、建设与运营的胶州湾海底隧道,是国内第一批建设的海底隧道,全长7800米,跨海部分4095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建设规模及开挖跨度均居世界之最。项目于2007年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竣工通车投入运营,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自通车以来,隧道累计安全通行车辆7000余万辆,过往人次超过3亿人次,极大提高了胶州湾两岸交通效率,加快了区域间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