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21日讯(记者王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协作会议精神,青岛大学医疗集团于今年5月3日正式对口帮扶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田少奇、张月华、张振晓和李志明四位医学博士在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开展5个月的医疗卫生驻点帮扶工作。
创新机制,由单一对口帮扶深化为全面合作
经两地卫生计生委、区政府及青岛市赴安顺市第四批挂职干部团队的多方协调,5月3日,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与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协议,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正式加盟青岛大学医疗集团,也是青岛、安顺两地之间首个集团化发展的共建医院。安顺市委常委、副市长夏正启、副市长周丽莉、青岛大学医疗集团王新生院长参加了相关活动。
整体推进,学科联建和技术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田少奇、张月华、张振晓和李志明四位医学博士到达西秀区人民医院后,迅速深入临床一线了解科室、患者、设施设备以及相关工作制度情况,及时投入到临床工作中。据统计,帮扶期间四位帮扶专家开展院级培训15场、科内培训50场、带教查房190次,培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00人次;诊治门诊患者1349人次、收入院300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60余例;义诊1200余人次;救治危重症患者会诊416例;开展了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技术等填补安顺市或西秀区技术空白的医疗项目10例。
同时,结合医院学科、专科发展需求,协助医院成立安顺市首个关节外科特色专科、组建了规范化重症监护室,对急诊室功能区划进行科学调整、协助引进和运用64排螺旋CT以及西门子1.5T磁共振,医院相关学科建设与规划日臻完善,人才梯队培养趋于成熟。
精准对接,各帮扶科室业务工作有声有色
田少奇博士在创伤外科帮扶期间,拓展了科室的业务范围,开展了多项安顺市及西秀区人民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微创关节镜技术、微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不同入路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填补了西秀区人民医院的技术空白;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技术填补了安顺市的技术空白,该技术在贵州省亦极少开展。在科室内开展了数十例严重膝内翻畸形、膝外翻畸形以及僵硬膝、强直膝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强制性脊柱炎强直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合并多系统内科疾病的高龄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李志明博士针对临床对于CT增强扫描的迫切需求,入科后首先对放射科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冠状动脉解剖基础的讲座,使大家了解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常见的变异。并邀请西门子临床应用工程师给大家现场培训冠状动脉CTA、主动脉CTA以及各部位的增强扫描技术。开展全院性讲座(MRI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对全院医师进行磁共振基础知识的普及,MR在各个系统中的应用优势、适应症及禁忌症,以及MR检查的局限性及应用注意事项。
张振晓博士完善急诊急救体系及流程。入科后根据相关规定,将急诊进行重新布局,进行红、黄、绿区的再次划分,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科学分流就诊,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救治,合理利用急救资源。同时对急诊常见危重病种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等,根据国际及国内相关诊疗规范,制定规范的急救流程图并在急诊及院前急救范围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并进行相关演练。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等相关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在国外甚至要求其他相关职业如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等掌握。开展首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填补院内技术空白。
组建重症监护室(ICU),补齐医院专业短板
陈月华博士组建重症监护室(ICU)。经过40多天的积极筹备,西秀区人民医院ICU于6月8日正式开业。自ICU开业以来,已成功抢救二十余位危重病人,包括消化道大出血、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脑出血、重症肺炎及各种大手术术后病人。ICU的成立,填补了西秀区人民医院的科室空白,为全院各临床科室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急救技术培训,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切实提高西秀区人民医院的急救水平,如心肺复苏、电除颤、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术。全院危重病人会诊,承担起了全院危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工作,协助西秀同事,完成了几十例脓毒血症、甲亢危象、脑外伤等重症患者的救治。
据悉,今年以来,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对口帮扶安顺市实现广覆盖,市、区(市)两级10个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20个医疗卫生单位实现“一对一”对口帮扶,同时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筹安顺市88个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工作。据统计,两地对口交流达208人次,副院级以上领导39人次。我市已前后派出125名卫生管理、医疗技术专家在安顺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相关帮扶工作。累计参加或指导手术560余台次、诊治门诊患者4300余人次,青岛接受安顺市进修学习人员50人次。组织开展市级培训班4次、院内技术讲座55场次、科室病例讨论80余次,培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