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19日讯(记者 朱颖 通讯员 郑璐)9月19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电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220千伏合肥路电缆隧道投入运行,成为24小时“电缆卫士”。该巡检机器人不但能精准检测设备、详细记录巡检数据,还实现了对隧道内设备、环境的全天候自主巡检,为高压电缆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合肥路电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
合肥路电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高防护能力和可靠性,可带动检测组件沿轨道实现水平、爬坡、绕弯运动,具备自动巡检、突发事件处理和远程监控功能。机器人本体搭载高清球机摄像机、拾音器、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等设备,通过轨道行走方式对隧道中电缆外观及其它辅助设备外观检查诊断,对隧道内的整体运行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巡检数据自动保存到系统后台,生成检测分析报告,也可与现有在线监测系统有机地联动结合,使线路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即可掌握电缆隧道内部设备、环境状况,实现对电缆隧道高压电缆的全自主巡检。
多功能于一身 全方位监测诊断
该智能巡检机器人将传统在线监测系统的多个功能集成于一身,投运后将对220千伏合肥路电缆隧道进行全方位、全自主监测和智能诊断,其30倍光学变焦可见光检测部件可对电缆及附属设备等进行清晰检测;红外测温部件可对电缆本体及接头、接地系统等进行红外普测和精确测温两种模式测温;隧道环境监测采用集成化六合一高精度气体检测模块,可同时实时检测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烟雾、温湿度等信息;声音检测部件对隧道内异常声响发出报警信息,并伴有声光提示;电源系统可对自身电源做智能监测和管理,懂得自动驶入充电点进行充电,能够实现不间断巡检。
此外,当电缆隧道发生紧急事件,如起火、冒烟或不明原因的跳闸等,机器人可将事故区域的图像、温湿度、可能存在的有毒、易燃危险气体含量等重要信息上传至后台,进行初步“诊断”,方便下一步的应急抢修工作,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截至8月 青岛电缆及通道规模位居全省首位
截至2017年8月,青岛35-220千伏电缆长度1508.317公里,其中220千伏电缆线路19回,长78.064公里,电缆及通道规模位居全省首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实现了对隧道内电缆运行状态和环境的实时监测,提高了隧道巡检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巡检的准确度及精度,同时可代替人工完成对电缆隧道内设备的常规巡检任务,降低了运维人员作业风险,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有利于提早发现缺陷和隐患。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