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19日讯(见习记者 刘倩倩)“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9月15日,全国第三个“双创周”已然拉开帷幕。三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下,我市大企业继续领跑,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岛城的新兴资本力量正逐渐崛起。
得益于“千万平米”孵化器工程的建设,我市创新创业载体空间充足,各类众创空间不断涌现;“互联网+”、“海洋+”的发展战略,直接在创客的创新创业行动上得到了体现;高新区、西海岸新区、崂山、市北、李沧、城阳……不同区域呈现出了不同的亮点。
强化创新资源支撑 “体系化”精准招商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为了强化创新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我市正在面向产业加强创新资源集聚。一方面,靶向产业升级需求,开展“体系化”精准招商;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通过“四系”渠道持续发力。
针对中国电科、中船重工、中车等央企的“集团军”特点,以所引所,以企招企,形成良性循环。与中国电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仪器仪表、5G、智慧城市、海洋和新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中车集团与我市成立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领导小组,协同推进创新中心建设,总投资近50亿元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实验室等6个创新平台项目已立项,中车四方牵头承担的高速磁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3.63亿元国拨经费支持。
目前,华东理工将与蔚蓝生物公司共建生物工程研究院,北航正与歌尔公司共同筹建微电子创新及产业园,航天十三所、西北工业大学、中科曙光、钢铁研究总院、中美传感器研究院等多家机构正在推进落地。
积极投身经济结构升级 大企业顶天立地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主题。在“双创”浪潮的推动下,我市大企业继续领跑,积极投身经济结构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海尔“海创汇”创业平台、酷特智能制造、特锐德一体化充电平台等创新名片,成为全国标杆。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海尔开启“人人创客”模式,搭建“海创汇”平台,汇聚1333家风险投资机构、120亿创投资金,与创业服务组织合作共建108家孵化器,超过100个小微企业年收入过亿。澳柯玛积极“腾笼换鸟”,利用原有80多亩工业用地建设“智冷”产业孵化器,同时参与发起成立3亿元高创澳海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智能制造领域小微企业。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原红领集团)已经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的创新模式与理论,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开辟出一条工业化的个性定制服装路径,形成C2M的商业模式。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谈到,“双创”既是小微企业生存之路,又是大企业繁荣兴盛之道。青岛的这些大企业,正以双创为契机,推动自身新旧动能转换,承担着“顶天立地”的社会责任。
彰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小企业铺天盖地
“百千万”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的实施,打造百家重点高企,培育千家千帆企业,更服务万家小微企业。我市也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抓手,“双创”载体建设上实现质与量的双提高。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市级小企业产业园24个,在建拟建的小企业产业园57个,总面积14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约4024户,预计达产后实现产值1000亿元;累计认定市级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40个,培育认定的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达到82个,总面积259万平方米,可入驻小微企业约1.2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近5万人,入驻企业年总产值达100亿元。
随着“千帆计划”实施两年多,研发投入奖励、高企奖励、国际合作补助、科技金融补偿等八项实施细则全部落地实施,铺天盖地的青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正在纷纷形成自己“独门绝技”,成长为行业里的“隐形冠军”。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9600余家,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数的6%,分别是2014年的2.1倍和1.6倍。
雷神科技、小帅影院、汉源微电子、华高墨烯、北洋天青……这些从孵化器里茁壮成长的创新企业,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青岛新兴产业的支撑力量。
在即将到来的2017“新动能 新引擎”千帆创新创业活动季,我市也将举办天使投资高端峰会、天使投资千帆竞秀、千帆成长营培训季、创新创业大赛、鳌山欧亚科技论坛暨青岛国际技术转移大会等系列活动,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生态和品牌形象,吸引高水平创投机构、项目和资本落户,有效地服务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利用资本力量,提升我市创新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