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综合类> > 正文

聚焦山东“新动能 新发展” 听听济南企业咋说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 2017-09-12 16:18:27 字号:A- A+

采访第一站是济南。当日,媒体记者先后来到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圣泉集团两家高科技企业,它们在不同领域拥有的国际领先技术让大家赞叹不已。其实,多年来它们一直走在探寻新动能的道路上,谈及未来,仍有十足的新动能和发展后劲。

■如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新动能新发展——‘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启动仪式暨记者见面会上,山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2016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产业门类齐全,拥有联合国公布的全部41个工业大类197个中类,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山东传统动能发展稳固,新动能快速发力,加快新旧动能置换,推动山东工业更好、更快发展恰逢其时、恰在其势。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山东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传统产业是打造新工业不可动摇的基础和根本,要瞄准提质增效这个路径目标,推动传统动能增添新活力;新兴产业是打造山东新工业的重要支撑,要瞄准提规模这个路径目标,加快实现工业供给能力新提升;跨界融合是打造山东新工业的重要突破口,要瞄准提潜能这个路径目标,逐步形成融合发展新优势;品牌建设是打造山东新工业的关键一招,要瞄准提价值这个路径目标,努力塑造山东工业新形象。

接下来为期5天的采访,CNBC美国财经电视台、今日俄罗斯、《中国与俄罗斯》杂志、塔吉克斯坦国家霍瓦尔通讯社、塔吉克斯坦《友谊》杂志、越南通讯社北京分社等国内外新闻媒体,将全程采访报道山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以及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策,引进跨国公司战略投资项目和先进技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解读两家新动能济企的成功密码

从机器代人到充换电站,这家济企为何总是走在潮流前面?

人工智能是今年最受大众关注的热词之一。“在2045年的地球上,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将无处不在。”日前,美国发布《新兴科技趋势报告》,指明未来将影响国家发展的30项核心科技,人工智能位列第二。前不久,我国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布局。

人工智能以三个技术为支柱,分别是机器人、物联网和大数据。11日,在鲁能智能的展厅和生产车间,记者看到20多种机器人组成的“电力机器人家族”。总经理许玮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对机器人有了越来越多的认知,其实早在1999年,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在考虑机器代人。作为国网山东电力全资子公司,我们深知电力系统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和作业对象的复杂多样,怎样将作业人员从恶劣环境中解放出来?我们决定研发一台机器人。2001年,就有了国内第一台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它一直是我们的明星产品。”


整装待发的电力机器人


记者看到的已经是第五代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它不停地转动头部,忽闪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稳稳地行进在地面上。别看它的两只眼睛长得差不多,功能却大不同,一只感知可见光,一只感知红外线,还能对周围的声音做出反应,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变电站设备隐患。

“公司员工500人,其中200多人专门搞研发,电力机器人有地上跑的,也有线上走的、天上飞的,覆盖发、输、变、配、用等电力行业各环节。还是以这个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为例,第六代今年年底就要上市了,功能将更加强大,也就是智能化在不断加深。”许玮说。

说到培育新动能,其实鲁能智能主打业务并非电力机器人,而是电气自动化,这一产业一直保持主流供应商地位,同样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公司成立之初,就把机器人研发作为发展的新动能,机器人开发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国际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在国内30个省区都有其研发的电力特种机器人“上岗”,市场占有率过半。

在电力机器人市场一片红火时,鲁能智能没有满足,9年前即开始进军新能源。即便是今天,电动汽车仍未大规模进入家庭,鲁能智能当时已经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目前建成的充电桩遍布全国各地。这项产业给企业带来的营业额也在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20%。

“企业要想做好,必须有先知先觉。如果等到大家都了解都认可了再进入再研发,已经来不及了。”许玮说。

民营企业为一次失败的创新损失5亿元,董事长在想什么?

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下脚料的玉米芯、植物秸秆能变成什么?走进济南圣泉集团,真正让人眼花缭乱、脑洞大开。一吨秸秆可以生产出一吨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圣泉集团真正将秸秆“吃干榨净”,成为全球生物质行业的领军者。

11日,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拿着试验用的灯泡,将其正负极放到一件衣服上,电源接通,灯泡亮了。这就是他们新研发的导电纤维,其中添加了从玉米芯中提炼的石墨烯。“我们一直研究植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技术的新产品不断,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目前,正在和淄博一家亏损的纺织服装企业谈合作,用我们的导电纤维生产防静电衣服,这样的衣服不仅防静电,还有远红外、持久抑菌、改善身体微循环等多种功能,传统服装业的附加值将大大提高,也就是为它们注入了新动能。”唐一林说。


外国记者对石墨烯材料很感兴趣


其实,圣泉集团的前身章丘刁镇糠醛厂本来是一家奄奄一息的亏损企业,1985年,当时任章丘县铸管厂厂长的唐一林被派去“救火”,他上任后圣泉集团开始专注于植物秸秆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并逐渐成为业界独角兽。

“创新就要承担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创新。”唐一林的理念渗透到公司的每个人、每个环节。对一家民营企业而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是巨大考验,一不小心就撞得“头破血流”。


唐一林介绍导电纤维


几年前,为了更充分利用纤维素,圣泉集团上了一个燃料乙醇项目,是和丹麦一家公司合作利用秸秆纤维素生产非粮燃料乙醇。结果,设备上来了,生产也没问题,相关政策及市场却变了,项目只能终止。整个项目前后投入5亿多元,打了水漂。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审计部门给唐一林写了一封信,建议对该项目相关负责人给予降职。虽然看着崭新的设备闲置心痛不已,自己“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唐一林还是坚决拒绝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如果没有对失败的包容,敢于承担失败的必要成本,今后谁还敢创新?”唐一林说,他得让自己的员工相信,只要不是因为主观上不认真、失职,而只是创新给公司造成损失,成本由公司买单,“就是为了让所有人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未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