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有句话是,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青岛。”
近年来,
“青岛造”轨道列车好消息频频。
不仅在国内高速列车届混的风生水起,
在海外接订单也是接到手软!
4日,
青岛科技局又爆出大料!
青岛再引进“国内首个”国字号平台,
中国名片以后要看青岛高铁的表现啦。
据青岛科技局发布的最新消息:
近日,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作为事业法人实体正式注册成立,标志着国内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
有的小伙伴会问了,
国内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什么意思?
这个国字号对青岛来说意义有多大?
行业引领!青岛成世界高速列车的”火车头”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推动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的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平台。
早在2016年的9月12日,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由中国中车集团和青岛市共同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这一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青建设,对青岛来说意义深刻。
这不仅意味着国家将引领高速列车科技创新的重任赋予青岛,同时也预示着青岛将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出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优势得天独厚青岛再次被”委以重任”
万物皆有因,国家将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重任交付青岛,看中的是青岛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业已具备的雄厚产业基础和强大创新能力。
01
每年全国65%的运营动车组从青岛驶出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青岛拥有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四方车辆研究所、四方车辆有限公司等100余家轨道交通装备企业。
为了能借助“高铁效应”,拉动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城阳区正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独具产业、创客、宜居、智慧、低碳五大特色的世界动车小镇。
“如果能打造好这个世界级动车小镇,拉动的将是全产业链的发展”。市政协委员、青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健如是说。
根据青岛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提供的数据显示,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产能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每年全国运营动车组的65%从这里驶出,城轨地铁车辆产品占全国20%以上份额。
截至目前,全市轨道交通装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1家,去年共生产动车组2005辆、铁路客车42辆,完成产值752.8亿元。
目前,“青岛造”不仅已在国内名声大噪,而且抢占了国际市场,美国、新加坡、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青岛造”的大客户。
这些已经和将要奔跑在异国他乡的“青岛造”,将成为流动的“中国名片”,向世界述说青岛的美好。
02
创新能力在同行业遥遥领先
高速动车组是高精尖技术的集成,一列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而且随着速度的攀升,技术难度成几何级数增大。而要实现“领跑”,必须全面自主创新,“先人一步”,抢占制高点。
从“跟随”到“领跑”,中车四方仅仅用了十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曾跑出了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
2006年,第一列国产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动车组问世。
2008年开始,中车四方股份研制出世界最快、设计时速达380公里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时速380公里,这是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动车组在世界上也尚无先例可循。
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先导段,CRH380A风驰电掣,创下了486.1km/h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第一速!举世瞩目。
2011年研制的更高速度等级试验列车,创造了时速605公里的实验室滚动试验最高速。
2014年研制的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在世界运行环境最复杂的兰新高铁投入运营。
2015年研制出我国首列基于永磁牵引传动系统的永磁高速动车组,引领未来方向。
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行程中,“青岛造”作为高铁核心装备的高速列车,展现出中国装备制造最高水平,成为光彩夺目的“金名片”。
而在这张“金名片”上,青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青岛将把全球高速列车的
创新水平推进全新高度
目前来讲,中国中车具备凝聚行业优势资源和打造具有全球产业竞争力的条件。而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形成区域优势,这为合力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启动建设,无疑会进一步放大青岛高速列车研制以来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经验,将全球高速列车的创新水平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未来,创新中心将通过打造“三平台、两中心、一网络和一基地”,构建面向全球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发挥“聚智、协同、转移、辐射、合作”作用,推动我市成为引领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创新的新高地。
青岛将借机搭建完整的高速列车全球技术协调创新体系,打造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