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讯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本次2017智慧青岛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申报了“青岛市大气污染监控预警互联网平台”案例。据了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地接连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顺应新时期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客观需求,不断加强大气污染监控预警互联网平台建设,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切实保护群众健康,积极回应群众关注,有力、有序、有效的提升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服务的能力。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有几大亮点
一、 开展全面监测,服务我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 着力开展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气象视频与信息共享和大气污染源清单科研4方面平台建设,全方位满足服务我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需要。
(一)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 环境空气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始于上世纪70年代,是国内首批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并开展空气质量日报的城市。2013年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和O3监测项目,并实时向社会发布全市各监测点位、六项污染指标监测数据。
(二)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平台建设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平台已建成涉及220家重点排污单位260余个自动监控点位的综合性自动监控网络平台,可实时24小时连续监测废气排放污染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废气流量、烟温、含氧量等监测指标。
(三)环保气象视频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环保、气象部门积极协商,共同协作搭建视频业务会商平台,逐步实现全市空气——气象自动监测数据信息共享。
(四)大气污染源清单等科研平台建设 围绕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中心任务,先后开展了颗粒物来源解析、城市灰霾天气观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等重要基础性监测科研课题研究,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机制和特点。
二、 精准监控预警,信息分析决策系统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基本形成空气质量和污染源情况全方位监控、环保气象协同预报、异常情况联合处置、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的智慧运行模式,在更加精准的监控预警、信息分析和决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监测信息多渠道权威发布 通过官方网站、新浪微博和微信权威发布空气质量和重污染天气研判信息,满足公众需求。通过手机APP和短信,向各区市主要部门负责人、排污单位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运维人员提供及时准确服务。
(二)环保气象协同预报更精准 联合气象部门开展沟通会商、信息共享、对外发布和科研合作工作,为不断提高全市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加强重污染天气的预测预判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异常情况多部门联合处置 污染源监控和空气质量实现综合处理、分析,使点源和面源的有效结合,为精准寻找主要污染源,为分析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依据方面发挥作用。
(四)科研辅助环境管理科学决策 源解析、源清单等科研成果为制定城市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对策及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精准预判了2013、2015、2016年冬季期间3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是市环境保护局直属的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始建于1976年10月,属全国环境监测二级站。主要承担着青岛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和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是全市环境监测系统的网络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经过4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监测手段先进、监测方法齐全、监测对象广泛、监测人员素质过硬,在全国具有较高水平的环境监测站之一。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评选背景资料:
青岛市信息化促进会、青岛智慧城市产业(技术)联盟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已于4月11日正式启动《2017智慧青岛典型案例评选》,本次活动,旨在联合建设运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各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这些项目广大的使用者、新闻媒体,共同展示和发掘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共同感受智慧青岛建设为大家带来的新变化,吸引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相关的国外高端人才、先进技术、运营团队、研发机构等落户青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智慧青岛。
记者同时从市经信委了解到,近年来,在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总目标和全市统筹、部门协同、区市共建、社会参与的总要求,从各自行业领域和所辖区域入手,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年来,每年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约60亿元,重点推进70个左右的智慧青岛建设项目,已经推进了总投资179.7亿元的228个年度计划项目,其中智慧城市运行与行业管理服务项目76个、智慧市民服务项目56个、智慧企业服务项目36个、智慧产业项目46个、智慧基础设施项目14个,目前上述82%的项目基本建成。随着更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投入运营,青岛的市民生活和工作方式、企业经营和发展模式、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范式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青岛将在2017年,突出推进总投资117.9亿元的131个年度计划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项目建设,下一步,还将着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由财政投资为主向社会投资为主转化,由建设政府管理性项目为重点向各行业领域深度应用协调发展演进,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相协调、城市品质与经济实力相互促进的全国领军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