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18日讯 如何破解传统垃圾收运阻碍交通、噪音扰民和清运不及时等难题,打通环卫垃圾收运最后一公里,是关乎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管理精细化的重大课题。5月16日上午,记者探访市北区实践创新的“小车进楼院收集+车车(站)对接”垃圾收运模式,小型垃圾收集车灵活进出楼院收运垃圾,“挂桶-收集-空桶复位”完成一系列规范动作后,载满垃圾的小型车与大型收运车在作业区域“车车对接”,作业区域铺上了防污地垫,整个作业过程实现了“车到桶出、车走桶退、底盘干净”。
垃圾收运可桶车、车车对接
“垃圾桶占路摆放、脏乱破、异味太大,垃圾收运车噪音扰民、撒漏,有的老旧小区车多路窄,垃圾收运车一来,路上总是堵得水泄不通。”此前,本报曾多次接到市民抱怨垃圾清运的线索,甚至有私家车车主与垃圾桶抢车位,最终被“包围”的窘境。16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北区环卫二公司服务辖区,探访了小型垃圾收集车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
“别看这车块头小,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大大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效率。”在浮山后二小区,一名垃圾收运人员告诉记者。记者看到,在同和路附近几栋居民楼间的小路上,摆着多个垃圾桶,但因道路本就狭窄,加之路边停有私家车,大型的垃圾收运车无法开进去,而如果收运人员将垃圾桶拖到路口,将垃圾倒入车后再送回去,费时费力。就在这时,一辆比大型收运车块头小一半多的小车,轻松驶入狭窄的小路,仅几分钟的时间,便将垃圾桶内的垃圾装到车上。
在收集了几个垃圾桶后,小型垃圾收集车上装满垃圾,随后收运人员将车开到一辆大型压缩车前,小型垃圾收集车倒车与压缩车对接,之后将车上的垃圾倒入压缩车中。随后,记者又跟随另一辆小型垃圾收集车,来到浮山后四小区环卫工作站,将收集的垃圾暂存在垃圾转运站,之后再被转移。在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每一辆小型垃圾收集车上,都配有铁锨、抹布、防污地垫等,每当完成“桶车对接”或者“车车对接”时,收运人员都会清理撒漏的垃圾,用抹布将垃圾桶擦干净,在离开现场时,还会有专门的高压喷水车清洗地面。
45辆小型车解决老难题
“‘十二五’期间,我市着力推进环卫运行方式改革,在垃圾收运方面,重点投资改造了垃圾收集站、更新垃圾收集车辆,淘汰人力三轮车、机动三轮车敞开式倒运的作业方式,推行了‘桶车对接、桶站对接、车站对接’相结合的收运模式,实现了全密闭式、全压缩式收运。”据城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市北区原有垃圾收运模式围绕大型压缩车和垃圾收集站展开,主要采取“桶车对接、桶站对接”两种模式。这一作业流程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垃圾桶在集中期间造成垃圾桶缺位,居民产生垃圾无处投放;垃圾桶占路和大型压缩车在道路狭窄处容易造成交通阻塞、噪音扰民;垃圾清运不畅造成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效率低;垃圾清运不定时造成垃圾在居民小区滞留时间长,居民反映大、投诉多;垃圾桶损耗大、作业安全隐患不可控等等。
对此,市北区根据区域特点,全面开展优化垃圾收运模式的试点运行。2014年,针对垃圾桶运输这一关键环节,市北区城市管理局与区环卫二公司引入2辆1吨小型收集车作为尝试。经过实践检验,这种小型收集车完全能够实现与大型压缩车和垃圾转运站无缝对接,适应当前垃圾收运作业的需要。2015至2016年,市北区政府投入专项经费750万元,购置小型收集车45辆,加快了推广应用步伐。在此过程中,市北区发挥数字化、网格化监管手段,对车辆、转运站加装定位系统和监控系统,对接到管理系统平台,实时高效监督管理作业运行。
撤销120处道路垃圾桶集中点
“我们服务辖区有居民27万户,日生活垃圾产生量500余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18万余吨。目前,其下辖的八个作业分公司,全部推行了‘小型车前端收集+车车(站)对接’的收运方式,共部署36辆1吨小型收集车与6辆10吨大型压缩车和6座垃圾转运站对接。”据市北区环卫二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还建立一支170人的作业队伍,每天完成10万余户居民、340余吨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占整个日垃圾收运量的68%。配合原有大型压缩车直运,确保了区域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据介绍,市北区环卫二公司垃圾清运新作业模式的实施,撤销了全部120处道路垃圾桶集中点、清撤垃圾桶3000余个,优化收运路线233条,每天收运作业时间整体比以往缩短了近2小时。
据了解,针对当前市区生活垃圾收运存在的主要问题,青岛市计划从2017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对市区环卫收运体系进行改革,同时推广市北区垃圾收运新模式。从今年开始,实行生活垃圾桶统一管理,将无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街巷等分属于不同管理单位的垃圾桶,逐步交由环卫公司统一管理。实行生活垃圾桶规范设置,取缔占道设置的垃圾桶点,推行生活垃圾桶退路进院、餐厨垃圾桶退路进室,对无法退路进院的垃圾桶进行隐蔽设置,避免垃圾桶暴露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