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秀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夏在中央政策指引下,坚持政府主导、开发式扶贫方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宁夏实际的扶贫之路。工程扶贫、生态移民、金融扶贫、闽宁两省区对口帮扶等一个又一个符合宁夏扶贫实际的“宁夏经验”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为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宁夏的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曾是人人提起来直摇头的穷山瘦水,一个“穷”字,曾是压在多少人心头难解的结。几十年的扶贫开发,让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贫困乡村变了模样。这其中的变化除了让乡亲们有了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也为类似地区的扶贫开发提供了“宁夏经验”。这里是盐池县盈德村,村里居住的全部是从宁南山区搬迁到这儿的移民。搬迁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难题,移民们搬出来后的日子也是过得红红火火。
盈德村居住的497户人家,有盐池县的县内移民,也有从泾源、西吉等地搬来的生态移民。由于这里土质好,又有扬黄工程灌溉,村里确定了种植黄花菜的产业。加上距离城市近,打工方便,村民的收入较之以前大幅增加。 盐池县花马池镇盈德村村支书杨文志:“它要有个致富的产业,有固定的收入,他才能发家致富,人心稳定了,再一个有一个致富的产业链,有固定的生产经营模式,闲时打点工,采收的时候他回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5次移民工程,累计搬迁114万人,让一百多万群众把家安在靠水、靠路、靠近就业密集区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出路问题。与此同时,分期分批对无法搬迁的重点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脱贫攻坚,逐年考核销号,实现了区域开发与精准脱贫的有效关联。
地处六盘山区的固原市,虽然自然条件恶劣,却有着不少适合当地条件的特色优势产业。马铃薯、草畜、冷凉蔬菜、中药材、苗木等产业,各县市区根据自己的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为支撑产业发展,固原市整合各项资金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金,并借助闽宁协作之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老百姓摆脱贫困。30多年的努力与拼搏,宁夏逆转了290万贫困百姓的命运。
30多年来宁夏的反贫困战役一直在“攻坚”,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现在,扶贫的最新关键词是“精准”。从2013年开始,宁夏以实施精准扶贫为目的开展贫困识别工作,为贫困人口建立档案,2015起又进行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建设“扶贫云”大数据平台。新的时期,瞄准帮扶对象,精准发力,已经势在必行。
如今,在宁夏的每一个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随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贫困户的信息。
盐池县花马池镇惠泽村党支部书记吴刚:“每户都有干部来包户,每户都把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现在就是根据他的产业、发展模式给他帮助,让他绝对能脱贫。”
目前,宁夏根据自己的特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贫困人口识别和登记方法,并根据现实脱贫情况随时调整名单。精确贫困人口与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等确定后,重点实施好“五个一批”,因村施计,因户施策。
隆德县采取定向扶贫,创新“致富带头人+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组织贫困户种植适宜当地环境的中药材和冷凉菜。泾源县根据养殖户脱贫意愿,以“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打造肉牛产销链条,保障农民收益;西吉县创新评级授信模式,根据每家每户实际情况调整量化指标,利用扶贫资金撬动银行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在全区,基础设施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工程深入人心,使得村村有脱贫计划,户户有致富项目。
为了确保精准脱贫成效不打折扣,宁夏还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考核目标管理、实行责任追究,让精准扶贫有了支撑,也有了落脚点。
编后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扶贫时曾指出,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作为一件实事摆在那里,哪怕一次改造量少点,但做一件是一件,让人看了确实觉得党和政府办得好”。宁夏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度大,尤其是“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他们的生活好不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多年来,国家累计投入的专项扶贫资金100多亿元、移民资金155亿元,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宁夏还有58万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唯有坚持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分类施策、扶贫扶智,以百姓之心为心,扎扎实实把政策落实好,才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人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