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飞夺泸定桥。当年红军如何在一夜之间急行军120公里赶到泸定桥?22位勇士是如何在枪林弹雨之中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历史。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桥下就是滚滚的大渡河水,桥离水面有几丈高。整个桥身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十分危险。毛主席曾在诗中以“大渡桥横铁索寒”来描述泸定桥的险要。
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后,却发现河宽水急,无法架桥,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在这样危机四伏的关头,中央决定在此兵分两路,沿大渡河南北岸向上游的泸定方向前进,夺下泸定桥渡过大渡河。
5月27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出发,原定3天后抵达160公里外的泸定。然而5月28日清晨,黄开湘、杨成武带领的红四团接到中央军委的一封急电,命令红四团29日拿下泸定。也就是说,四团必须在一天之内走完剩下的120公里。
飞夺泸定桥的“飞”字,就是对一天一夜急行军120公里山路最好的诠释。5月29日凌晨,红军赶到泸定桥西桥头之后,举世闻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就此打响。
国民党为了阻止红军过桥,此前已经将桥板拆下2/3。红军只能攀着铁索匍匐前进。突击队刚到桥头,敌人就放起火来,战士们却不畏艰险,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81年后的今天,泸定桥依然巍然横跨在大渡河上,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卓著战役的记录者,也是艰苦岁月的诉说者。当你站在泸定桥上,耳旁似乎还依然响着隆隆的枪炮声,这种震撼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
长征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红军用鲜血书写的一场场战役,留下一股浸入我们每一个人骨血的力量,我们将传唱历史,传递这份力量,传承长征精神。